『叛主』七次叛主的王辅臣,放在千年前可能就是另一种下场了

在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 , 名将吕布因为先后给丁原、董卓当义子而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 , 以示对他多次背叛的嘲讽和不屑 。后来 , “三姓家奴”就成了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以身侍贼之人的代名词 。不过在正史中并无这一说法——考虑到《三国演义》诞生于元末明初 , 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 其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其实并不适用 。
『叛主』七次叛主的王辅臣,放在千年前可能就是另一种下场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为对于所谓“贰臣”的标准判断和价值取舍 , 在不同的时期是截然不同的 。
“良禽择木而栖”是主流 , 两宋之后始有“贰臣” 。
在夏商周三代乃至之前的传说时代 , 由于统治能力以及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 只能实行分封制——即天子将土地及人口分封给王室、功臣、前代帝王后裔以及世居于某地的氏族部落(即诸侯) , 而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的同时 , 也负有服从天子命令、朝贡、征战等义务 。
所以诸侯虽然在名义上分邦 , 但实际上同为一国 。在这种情况下 , 诸侯国间的人口流动以及另仕他国 , 在当时是一种寻常而且普遍的现象 , 并不被视作背叛 。
『叛主』七次叛主的王辅臣,放在千年前可能就是另一种下场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像在春秋战国时期 , 各种人才周游列国、兜售政治理想和学术主张的情况非常普遍 , 一朝得志反过头收拾起自己的母国来 , 也毫无所谓的“忠义”负担 。比如人才出得最多、出走的也最多的魏国就深受其害 , 被商鞅、张仪、吴起、孙膑等“自己人”搞得极惨 , 但似乎没有人指责商鞅等人的行为是背叛 。
甚至被视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也身体力行的践行这一价值观:
“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 , 访于仲尼 。仲尼曰:‘胡簋之事 , 则尝学之矣 。甲兵之事 , 未之闻也 。’退 , 命驾而行 , 曰:‘鸟则择木 , 木岂能择鸟?’”(《左传·哀公十一年》)
从此“良禽择木而栖 , 贤臣择主而事” , 就成了那些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的“贰臣”们在选择“弃暗投明”时理直气壮的借口 , 而且受到了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
『叛主』七次叛主的王辅臣,放在千年前可能就是另一种下场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叛主』七次叛主的王辅臣,放在千年前可能就是另一种下场了】即便秦灭六国后以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 这种情况也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
比如吕布所在的三国时代 , 像他那样朝秦暮楚的行为其实依然很普遍 , 而且大多不被视为是多么严重的事情 。所以鲁肃在劝孙权抗曹时 , 才可以坦然说出那句“今肃可迎操耳 , 如将军 , 不可也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甚至到了唐初 , 李世民大帝视若镇国之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 , 将近三分之二都有过叛主的不良记录 , 也没见他们受到过什么猜忌和苛待 。比如爵封胡国公的名将秦琼 , 曾先叛张须陀 , 再叛瓦岗 , 又叛王世充 , 经历堪比吕布 , 在民间传说中却是气节无双的典范 , 这让吕奉先情何以堪?
即便是被视为忠谏之臣的典范、有千古人镜之谓的魏徵 , 也是先叛隋、再叛瓦岗、继叛隐太子李建成 。但这些经历丝毫不影响他受到李世民的重用 , 并名垂青史 。
李世民就靠着满朝的贰臣和叛将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 , 成为史上最为名副其实的天可汗、千古一帝 。
『叛主』七次叛主的王辅臣,放在千年前可能就是另一种下场了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