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宏观连载二十一 | 国债非债——MMT苍白的辩护

文/张二寅编者按: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系统稳定性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 , 解决经济周期是经济学家的使命所在;在令人失望的经济世界中 , 我们需要反思经济流派的是非得失 , 呼唤经济学革命 。 本文连载的是第二章(门派林立的经济理论)的第十三节 , 让我们一起阅读!第十三节国债非债——MMT苍白的辩护一、MMT简介张晓晶、刘磊在《现代货币理论及其批评 ——兼论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的融合与发展》一文中指出: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y Theory , 即MMT)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分支 , 发端于20余年前 , 却在今天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 在这个问题成堆的时代 , 强调“问题导向+政策导向”而不是讲求理论的完美 , 恰恰是现代货币理论被追捧的重要原因 。现代货币理论有三大支柱:货币国定论、财政赤字货币化与最后雇佣者计划 。 其内在逻辑如下:在未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比如在萧条期、周期的下行阶段等) , 政府有义务也有能力通过财政扩张(包括赤字货币化)来动员资源 , 实现充分就业 。 由于货币是国定的 , 其扩张不受约束;由于未充分就业 , 扩张也不会带来通胀 。 在这三大支柱中 , 最后雇佣者计划是目标 ,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手段 , 而货币国定论是理论基础 。二、可取之处在主流经济学的体系中 , 理论上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被视作货币 , 货币也同样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中的普通商品 , 货币与商品之间只存在由供求所决定的一套相对价格 。 基于此 , 货币只被看作实体经济的面纱 , 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 这就是货币中性论 。1、克纳普的国定货币学说则强调货币最核心的职能不是交易媒介 , 而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 他认为货币的起源早于市场交换的出现 , 其最初的职能就是计价单位和债务清偿 。 即能创造与衍生债务 , 从而影响实体经济 。 这就是货币非中心论 。2、存量的恒等关系更为直接地体现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基本逻辑 , 即金融财富来源于赤字 。 它既是货币的 , 又是宏观闭环的 , 这就超越了凯恩斯的流量开环思维 。三、潜在危机1、增发货币使物价高企 , 而社会资本被政府投资所挤压 , 于是 , 它要么炒作房地产 , 结果推高生产生活成本而形成滞胀 , 滞胀又迫使实体企业产业转移至他国 , 而本国产业空心化 , 就业减少 , 人口老龄化 。2、MMT假设债权人永不出清、兑现 , 违背了创始人明斯基的基本原理 , 在美国债务沦为庞氏骗局的背景之下 , MMT本质为美国国债先非债化 , 再货币化做苍白的辩护 , 最终必将把美元拉下神坛 。(未完待续 ,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作者简介张二寅 , 山东宁阳人 , 现居天津 。 中国社会科学院MBA , 国际财务管理师(IFM) , 第一经济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 当代宏观经济学者 , 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控制论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 新宏观创建者 , 储备需求倡导者 , 指出储备需求为第四大需求 , 它实现了对消费不足的价值补偿 , 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路径 。 专著《新宏观主义》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14年7月 。 合著《草野集——中国经济再出发》 , 新华出版社 , 2016年12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