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四杰]只因此人人品太差,“初唐五杰”变“初唐四杰”,有卑鄙诗人之称

[唐四杰]只因此人人品太差,“初唐五杰”变“初唐四杰”,有卑鄙诗人之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唐朝初期 , 有王杨卢骆四人 , 以文诗而称名于海内 , 他们承上启下 , 一举突破了宫体诗的束缚 , 把五言律诗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 为唐诗的未来方向奠定了基础 , 是煌煌唐诗的真正揭幕人 。后世之人评曰:“王勃高华 , 杨炯雄厚 , 照邻清藻 , 宾王坦易” , 比他们晚生一点的诗圣杜甫亦云:“王杨卢骆当时体 ,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 不废江河万古流 。”可见杜甫对他们的推崇至极 , “初唐四杰”成就斐然 。
可谁知 , 初唐还有一位诗人 , 和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 , 出名也不比他们晚 , 才华也不见得比他们差 , 而且他身材高昂、仪表堂堂 , 年纪轻轻就“进士及第” , 曾多次和杨炯在朝堂上共事 。又因为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为知交好友 , 杜甫也曾经满怀深情地写了一首五言古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来怀念他 , 没错 , 他就是初唐诗人宋之问 。
[唐四杰]只因此人人品太差,“初唐五杰”变“初唐四杰”,有卑鄙诗人之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之问·公元656年—公元712年
宋之问的律诗风采绮丽 , 对仗工整 , 在文学史上对唐朝律体诗的定型颇有影响 , 在我看来他的成就不亚于“初唐四杰”中的任何一人 , 可为什么不把宋之问与他们并列 , 大概也就只有“人品差”这一个理由能解释了 , 让我为大家细说分明 。一、父子佳话 , 年少成名
【[唐四杰]只因此人人品太差,“初唐五杰”变“初唐四杰”,有卑鄙诗人之称】大约是在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 , 左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宋令文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 , 他欣喜异常 , 取名“之问” , 决心好好培养教导 。说起宋令文 , 他本人是一个励志派的典型代表 , 一开始他没有显赫的家世 , 是个贫穷的乡下小孩 , 他就认真钻研学问 , 矢志不渝 , 最后终于学业有成 , 当了唐朝的学士 , 成了“官一代” 。当时 , 世人把宋令文的文辞、书法、勇武并称“三绝” 。
就这样 , 耳濡目染 , 宋之问早早的继承了父亲在学识方面的天赋 , 勤奋好学 , 弱冠时期就文采过人 , 诗辞俱佳 , 王勃、骆宾王等人都是少年成名 , 却独独宋之问获得了一个“尤善五言诗 , 当时无能出其右者”的评价(出自《旧唐书》) , 可见在文辞方面 , 宋之问与“初唐四杰”不遑多让 , 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
[唐四杰]只因此人人品太差,“初唐五杰”变“初唐四杰”,有卑鄙诗人之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骆宾王七岁“咏鹅”
而且宋之问还有个两个弟弟 , 一个叫宋之悌 , 一个叫宋之逊 , 他们两个人也不是无名之辈 。
宋之悌继承了父亲的武力过人 , 曾官至剑南节度使、太原尹 , 掌一方军事 , 曾率壮士八人平贼七百 , 但让他真正成名的 , 却是因为他有一个忘年交名叫李白 , 为他写了一首诗 , 流传后世 。李白受永王牵连入狱时 , 正是宋之悌安排儿子为李白四处奔走洗刷冤屈 。后来 , 当宋之悌被贬岭南之时 , 李白前往送别 , 一句“平生不下泪 , 于此泣无穷”(诗名《江夏送宋之悌》) , 足见二人之深厚友谊 。
宋之逊则是精研草隶 , 继承了父亲在书法方面的造诣 。他倒是和大哥宋之问有些类似 , 品行不佳 , 两人一起做了一件为当时世人所不齿的事情 , 还被史书给记录了下来 。2009年 , 因为记载这件事的那篇古文文章写的十分优秀 , 还被当选了中考素材 , 如果宋之问和宋之逊知道了 , 一定啼笑皆非 。(文章名为《宋之逊告密》 , 具体故事下文揭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