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网名、头像与签名档:我们如何在网络上呈现自我?( 五 )


和种族一样 , 国籍也是一种敏感的身份类别 。 不同国家在互联网中被呈现的程度差别巨大 , 其中英语国家出现的概率和他们的人口比例很不相称 。 社交媒体平台为不同文化架起一座桥 , 不过人们很可能会通过明示自己的国籍 , 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 。 米勒和斯莱特对特立尼达人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访谈研究 , 受访的特立尼达人经常会对其他国家的网友从来没有听说过自己的国家十分惊讶 。 作为一种应对方式 , 他们在线上呈现自己的身份时 , 便会试图代表特立尼达 , 这表现了一种民族主义自我(nationalistic selves) 。 他们会在自己的主页中贴上特立尼达的官方链接 , 还会在网络交往中复制特立尼达口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中的规范 。 同样 , 坦桑尼亚学生也会使用坦桑尼亚主题的Facebook头像 , 尤其是那些在国外留学的坦桑尼亚人 。
网站文化与国籍身份息息相关 , 但不同平台是否会强调国籍 , 以及如何强调国籍 , 则有很大差异 。 曾有一段时间 , 如果用户从下拉菜单中选择了自己的国籍 , 那么Last.fm就会在用户主页上显示这一信息 。 这种设置让一些苏格兰人感到困扰 , 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自己并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公民 , 而是苏格兰公民 , 菜单中却没有苏格兰这个选项 。 谷歌旗下的社交媒体Orkut应该是最突出的例子 , 它于2004年在美国推出 , 人们只有在现有用户的邀请下才能加入 。 在极短的时间之内 , 巴西用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的 , 通常的解释是 , 这是因为巴西人天生喜欢社交而且性格外向 , 不过这一解释显然是不充分的 。 Orkut的用户开始用国籍来构建他们的身份 , 这就引发了激烈的冲突 , 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语言战争 , 比如 , 说葡萄牙语的用户会入侵一些英语的讨论组 , 试图把这些讨论组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
种族、国籍以及其他社会身份可以通过一些线索流露出来 , 例如个人资料中的品味选择 , 或是一个人展示出的兴趣爱好 。 我们的词汇选择可能会暴露国籍或年龄 , 例如 , 当有人在Twitter上使用“bollocks”(胡说)这样的词语时 , 我们就知道他来自英国 。 品味和兴趣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塑造的 , 其中包括收入、阶级、教育、年龄 , 以及居住地的环境 。 数字身份线索“在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中 , 是社会地位的信号” 。
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 , 简称SIDE模型)试图解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 在线用户会更喜欢表现出他们的个人身份或社会身份 。 该理论认为 , 这类倾向会受到可供性 , 例如匿名性、与社会语境的互动和自我的社会理解(soc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elf)的影响 。 在一系列的实验中 , 李、斯皮尔斯与他们的合作者对网络群体中用户的互相联系程度进行控制 , 他们通过给参与者提供不等量的信息 , 在匿名性、个性化和社会身份唤起方面对被试者加以区分 。 研究发现 , 当人们能够使用个性化的线索时 , 参与者就更可能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 不过 , 在匿名状态下 , 参与者更有可能持有刻板印象 , 也更愿意遵守团体规范 , 换句话讲 , 就是更愿意体验更多的“我们”而不是“我” 。 这种刻板印象还会延伸到自我认知和行为中 。 举个例子 , 相比个性化的社会线索 , 堪萨斯州大学运动队(绰号松鸦鹰)的粉丝在网络论坛中更多展示的是“松鸦鹰”这一群体身份 。 这样一来 , 他们就更可能用脏话攻击他们的对手密苏里大学运动队(绰号老虎) , 以及那些“老虎”的拥趸们 。 不过 , 如果这两拨人加入的是一个强调个性化身份的群体 , 或者是一个强调中西部大学生集体社会身份的群体 , 那么 , 他们就不太可能使用“松鸦鹰”或“老虎”来呈现自己 , 这两拨人因此也可能会融洽相处 。
【「界面新闻」网名、头像与签名档:我们如何在网络上呈现自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