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就是一连串的客套话 , 不管是不是年轻人千万不要当真 , 就像下个月的儿童节 , 同样会出现的客套话一样 。
「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本文插图

两个月前根本不会有“奔跑吧!姐妹”这样的演讲 , 而新一季《奔跑吧!兄弟》可能还会热播 。
「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本文插图

是的 , 相比为某个性别说话 , 献给新一代的演讲似乎更“政治正确” 。
不过 , 这段刷屏、出圈 , 让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的演讲 , 与很多人“你好 , 2020”“你好 , 5月”的寄语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
我们也都习惯在节日时候互相送一份祝福 , 就像朋友孩子满月 , 要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 , 而不能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
但相比说年份和月份的安全无虞 , 《后浪—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则给自己挖了许多坑 , 整篇演讲中在无形中制造了“对立” , 虽然口口声声说着“多元” 。
转发这个演讲的很多朋友 , 昨天还在感慨71岁的华裔设计师Vera Wang有着一颗17岁的少女心 , 还在赞扬“困住一个女人的从来都不是年龄” , 今天又要承认“更年轻的身体 , 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
「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本文插图

前者意图打破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捆绑的刻板认知 , 实则行文也使用了这种逻辑 。 如果心理年龄本身就与生理年龄无关 , 何苦用“17岁的少女心”来形容呢 。
这样的论述也像极了很多人转发以自勉的富兰克林的一句话 , “有些人25岁就死了 , 但直到75岁才被埋葬 。 ”
【「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回到这份演讲 , 让我们细细琢磨其中的措辞和逻辑 。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 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 , 我看着你们” 。
这句话是出现了两次 , 由1968年出生的何冰老师深情款款地、意味深长地说出 , 声音就像他在《见字如面》中一样的饱满 。
「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本文插图

这些抱怨由来已久 , 甚至可以直追1920年鲁迅在《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的《风波》 , 文中有个把“一代不如一代”挂在嘴边的九斤老太 。
就像20世纪末80后被骂“垮掉” , 21世纪初90后被骂“脑残” , 21世纪第一个10年00后被骂“逆天” 。
60后的演讲者站在聚光灯下 , 对着新一代人“满怀感激”“满怀敬意”“满怀羡慕” , 要“向你们的自信致敬”“向你们的大气致敬” 。
「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本文插图

这份说辞由来更久 , 甚至可以回看1900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的雄文《少年中国说》 。
开篇言说“人之老少”:老年人思既往、生留恋心、保守永旧 , 多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 , 而少年人思将来、生希望心、进取日新 , 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 。
「金宇澄」论“奔涌吧!后浪”与“大哥大嫂过年好”
本文插图

如若肯定“多元的价值观” , 又何以为了迎合新一代而制造某种若隐若现的新旧对立呢 。
如果肯定“多元的文化审美” , 怎么还会唱颂这样的论调呢:
因为你们 , 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 , 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