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晚清政局:代际断裂 跌宕起伏( 五 )
翁罢官第二天 , 即他69岁的生日 , 而第三天 , 光绪接见康有为 。 在康有为的《我史》里 , 康叙述翁同龢相对恭谦 , 暗示是翁提携了他 。 相对于李鸿章、张之洞 , 当时翁氏所拥有的权力 , 当然权倾一时 。 令人遗憾 , 也让人深觉意外的是 , 翁同龢与光绪的争执竟是为了康有为 。 徐中约对这段冲突的解释是:“翁在将改革的领导权和皇上的恩宠输给康之后 , 也因为保守派指责他把康引见给皇帝而烦忧 。 因此 , 翁转而阻碍康的工作……(冲突事件后)翁和这位皇帝学生之间的那种长期信任和亲切的关系显然出现了紧张 , 皇帝变得能够接受黜退翁的提议了 。 ”只是 , 翁的退出 , 能够平衡慈禧与光绪 , 改革激进派与守旧派之间最关键的力量 , 也因此消失了 。 政治传承的代际关系 , 至此完全崩裂 。
晚清最重要的国家议题 , 再造中央 , 重树光绪威权 。 此际 , 只能够由康有为及其维新党独力担当了——他可能的同盟者已先后退出 。 而重树威权最隐秘 , 也最关键的慈禧与光绪二元权力结构的解决 , 同样也须由康有为面对 。
或者光绪也竟是如此轻易驱逐同盟?如果将强学会一路而来的制度局、懋勤殿种种另造权力体系的康氏思路并入思考 , 可能另有理解 。 林文仁提供的解释是:“德宗之策略 , 在求以变法彻底改变旧有权力结构 , 扭转长期被动之局 。 或许这已是在变法观闪现下 , 所能运用以一翻局面的惟一途径 。 ”因此格局 , 解决晚清中央与地方结构性矛盾 , 以变法而求得进入现代化轨道的努力 , 至此 , 回到中国传统政治的旧窠:帝党与后党殊死权力之争 。
结果很明确:光绪为此付出瀛台囚禁10年的代价 。
戊戌变法失败后 , “后党”代表、军机大臣刚毅说:“改革者汉人之利也 , 而满人之害也 。 设吾有为 , 宁赠友邦 , 勿与家奴 。 ”代际断裂的后果 , 巩固以一个以慈禧为主导者的“中央” , 而满汉矛盾、中外矛盾日益突出 。 两年后 , 庚子义和团运动爆发 。
【#康有为#晚清政局:代际断裂 跌宕起伏】既然“宁赠友邦 , 勿与家奴” , 与此对应 , 孙中山先生提出:“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创立民国 , 平均地权 。 ”在康有为尝试在清朝内部自上而下的进行一场改革运动而未遂之后 , 历史必然将会选择孙中山先生的自下而上的路径 。
推荐阅读
- 中国|掌晚清海关的英国人:曾预测中国崛起 一生毁誉参半
- 中国|鹰龙之舞:晚清中美德三国同盟被日本破坏
- 『弘历』看看乾隆皇帝创下的记录 难怪晚清衰败这么快
- 【光绪】慈禧为何只比光绪晚死一天?真实原因曝光
- 「奕劻」奕劻堪称“晚清第一贪”:与和珅不相上下
- 李鸿章:历史上真正的李鸿章是个怎么样的人?为晚清做了哪些贡献?
- 「」简单对比,大清竟然和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要步晚清后尘?
- 「」晚清第一名妓有多漂亮?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她一句话保住一座城
- 慈禧:她是晚清第一美人,渣像素也无法掩盖美貌,却被慈禧误了一生
- 日本■中国过去100年间,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