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晚清政局:代际断裂 跌宕起伏( 三 )


只是 , 获得进入庙堂机会的康有为 , 身份将由思想家而迅速转变成政治家 , 所以我们得以政治行为来观察他的进退选择 。 清朝那些内忧外患以及结构性矛盾 , 等待他去破解 。
康有为1895年考取进士 , 3年后 , 完全是由于他不断上书影响光绪皇帝而带来的声名 , 总理衙门召见他 , 问计清廷改革 。 这个时候 , 清朝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期间判然有别 。 甲午战争结束 , 日本与俄国在远东的争夺越来越剧烈;刚刚跟日本打完仗的清廷 , 为抗日本 , 派出李鸿章出使俄国 , 并签订共同对付日本的《中俄密约》 。 因此背景 , 日本朝野上下为对抗俄国 , 有意与清朝修好关系 。 俄日两国刚刚安定 , 1897年德国又借口山东教案派军舰占领胶澳;与清朝有密约的俄国 , 不仅不帮助清廷 , 反而派出舰队进入旅顺口;而英、法亦有行动——列强扩张 , 是激发清廷改革最重要的力量 , 也是康有为得以崛起的关键 。
比较之下 , 此时日本的对华政策显得相对温和 。 茅海建分析:“清朝内部从甲午战争时期出现的极度仇日由此发生了变动 , 相当多的重要人士表现出亲日甚至联日的倾向 , 其中有光绪帝、张荫桓、张之洞、刘坤一、陈宝箴……李鸿章出访后制定的清朝‘联俄拒日’的外交方针 , 已经动荡崩析 。 ”康有为当然也在这一潮流里 , 在保国会《演说辞》中 , 康有为说:“考日本昔为英、美所凌 , 其弱与我同 , 今何以能取我台湾 , 灭琉球而制朝鲜 , 得我偿款二万万?”以日为师 , 以日本维新为样板改革中国 , 是康有为的核心主张 。
舆论运动当然能影响一时 , 但真正改革需要有权才能实施 。 所以 , 康有为的权力之路 , 才是我们理解戊戌变法的重点所在 。 中国政治之传统 , 不脱人事与制度两端 , 而且先人事后制度 。 我们需在“人事”之中理解康有为的政治行为及其结果 。
与传统中国官员凭同乡、同学、同年(进士)而形成权力资源网络 , 在熬年资的过程中借此网络而获得晋升机会稍异 , 康有为创造出一种自壮势力、另造权力体系的方式 。 1895年 , 康有为考取进士的当年7月 , 他与杨锐、陈炽、袁世凯等发起成立“强学会”——这一组织最初宣称的工作是“编刊、译书” , 但它随后的演变就不再如此单纯 。 李鸿章迅速提出有意捐2000两白银作为“会费” , 要求加入此会 。 林文仁分析:“其时之合肥 , 正值告别北洋 , 留京办事之宦途最低潮 , 韬光养晦之余 , 其敏感之政治神经 , 毕竟关注着所有与朝局发展相干系之动向 。 其时一阵变法浪潮 , 合肥焉看不出此中之政治可能性?一旦此条人脉打通 , 至少不致在可能之新局面中 , 更加边缘化 。 ”但是康有为与强学会拒绝了李鸿章 。 如果说李鸿章已经边缘 , 弃之虽可惜 , 食之却无味 , 放弃亦无妨 , 但另一位显赫人物张之洞 , 最后也被康有为放弃 。 当时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 , 康有为找到他游说开办“强学会” , 张提出条件让康放弃“孔子改制”之论便可 , 结果康拒绝 。
排斥李鸿章 , 拒绝张之洞 , 林文仁结论是:“强学会派系色彩更浓 。 ”强学会随后受杨崇伊弹劾而被撤销 , 之后 , 康有为又成立“粤学会” , 以广东同乡在京者为主 , 同时向京官所集之各会馆进行串联;同时还创立“经济学会”——林文仁分析 , 这是为着照顾高层人脉经营 。 康有为以接近传统的人脉组织方式经营自己的势力网络 , 同时却又对诸如李鸿章、张之洞等重量级人员予以拒绝 , 另开局面的企图明显 。 此后 , 在戊戌变法期间 , 康有为提出“制度局”设计 , 后来演化成“懋勤殿” , 亦秉持同一思路 。 传统的人事关系 , 亦即代际传承 , 眼见中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