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看客』25万亿定时炸弹滴答响,债务危机暗潮涌


『金融看客』25万亿定时炸弹滴答响,债务危机暗潮涌
文章图片
债务危机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 滴答声响令人清晰可闻 。 (图片来源:Funtap/AdobeStock)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人民币 , 疫情的影响下 , 违约的风险不断增加 , 债务危机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 滴答声响令人清晰可闻 。
面对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前所未有的危机 , 其他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办法来拯救本国经济和民众福祉 。 但是 , 中国财政部4月20日的季度新闻发布会上 , 称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 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税基减少 , 以及为支持疫情防控的支出 , 截至4月19日 , 各级财政累计支出疫情防控资金1,452亿元(人民币 , 下同) 。
官方是似乎不愿意直接拿出真金白银来救急 , 债务高企是其中一个原因 。 分析人士指出 , 政府存量债务占比GDP在一路走高 , 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 。 值得注意的是 , 这只是政府的显性债务 , 不包括政府隐性债务 。 而实际上 , 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或超显性债务的两倍 。 根据各家机构及学者的估算结果 ,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概在30-50万亿元左右 , 显著高于官方公布的18.39万亿元地方政府显性债务规模 。 如果计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 政府债务将超越国际60%安全警戒线 。 更何况 , 超过百万亿的国企债务也是以政府信誉做背书的 。
但是 , 疫情影响之下 , 各公司和企业的债务问题进一步凸显 。 中国公司债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 , 已经成为中国企业以及政府支持项目的重要融资渠道 。 在一连串由疫情引发的债务展期及重整浪潮中 , 中国债券持有人越来越担心被麻烦缠身 , 没有办法避免遭到辗压的命运 。
据《路透》报道 , 穆迪大中华区信贷研究与分析主管钟汶权认为 , 投资人以往不那么注意合约内容及各项条款 , “过去两年的信用事件及违约令投资人对于这方面的缺陷保持警惕 。 然而市场上流通的债券当中还有很多对于投资人的保障不足 。 ”
据高盛分析师计算 , 年初至今就至少有10家中资借款企业通过推迟偿还60亿元人民币本金而避免了违约 。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的陈欣教授认为 , 对投资者保护不够充分 , 有可能推高企业的融资成本 , 降低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意愿 。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 , 海航集团仓促召开持有人会议 , 欲对即将到期的“13海航债”展期一年 , 却只给了半小时准备时间 , 而公司自身规定的通知期是30天 , 交易所也要求提前10天通知 。
海航集团后来解释称 , 公司在开会前已经与主要持有人协商过展期事宜 。 占出席会议者代表的债务98%以上的三大投资者在会上投票同意递延支付计划 , 另有29家小投资人投了反对票 。
陈欣认为 , 如果对这样的行为都点头首肯 , 那说明中国对债券持有人缺乏法律保护 。
由于经济加速下滑和疫情影响 ,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 , 2020年最大的“灰犀牛”其实是债务风险 。 独立智库天钧政经在《财富湮灭2020年是保命的一年》中分析认为 , 疫情正在摧毁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另外 , 现在的金融业也已经超过当时状态 , 杠杆率已经增长了250%左右 , 这也意味着金融系统和经济的脆弱性升高 。 “灰犀牛”正在向中国经济奔来 , 而疫情这只“黑天鹅”撞上这头“灰犀牛” 。 而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 , 2020年是保命的一年 , 钱是赚不到了 , 不关门倒闭就算是最大的赢家了 。
疫情冲击之下 , 中国国内债务还在增加 。
【『金融看客』25万亿定时炸弹滴答响,债务危机暗潮涌】据统计数据显示 , 截至2月底 , 中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为275.4亿元 , 较上年底增加5.53万亿元;增速较上年底上升0.02% 。 非金融部门总杠杆率为275.7% , 较上年底上升3.3% 。 其中 , 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杠杆率显著上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