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哪些辐射会致癌

以下按日常语境回答。日常我们说的辐射主要就是两大类,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基础知识可以看高中物理教材,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章节会有相关介绍。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里,比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这里面除了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癌之外,其他的电磁波在一般日常生活剂量下无须担心。包括什么手机通信基站之类,只要是符合现有国家安全标准的,都没有问题。人们经常想研究一下这些辐射对人的健康风险,然而目前的研究,在日常生活接触剂量下,没有发现它们对人的健康有什么明显的不利影响。按照目前科学的研究水平,包括【手机致癌、微波炉致癌、高压电塔致癌、Wi—Fi致癌】这些,在日常剂量、国家规定允许的剂量、正确使用的条件下都是谣言。相应地,为了预防电磁辐射搞出来的孕妇防辐射服、防辐射wifi之类,都是骗钱的。当然,孕妇穿一件防辐射服公交车上也许会有更多人让座,这可能是防辐射服的益处。。。更重要的是,适量地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如果总是晒不上太阳,那就得吃营养补充剂补充了。电磁辐射对人的健康在某些方面是有益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比如: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这些辐射对人体是有害的,而且有时候我们会用到,比如医院的检查,包括X光、CT、PET、SPECT等等。
另一个著名的天然放射源就是石材,比如装修用的大理石,又比如地下挖出来的各种矿石,里面都可能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但是具体到我们装修能用到的石材,在家里制造的辐射到底在不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个仅凭我手头的资料没法下结论。我自己没听说有什么公论,等其他高手回答了。
其他一些可能接触到电离辐射的情况包括吸烟,因为烟草里有放射性物质。
电离辐射是没有绝对安全的剂量的,但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暴露在宇宙射线中,每天都要接触少量的电离辐射,比如坐飞机接触的电离辐射就比在地面上多。
所以实际操作中,有一个相对可以容忍的安全剂量。
探讨电离辐射对人的危害时,一定要考虑【剂量】,如果是医学诊疗上用到有电离辐射的检查,还要考虑【利弊】,因为有时候生病对人的损失比辐射大,为了诊断疾病,该用还得用。但是体检的话,需要看专业人士有没有给出什么指导建议,千万不要自己要求过度检查。
防范电离辐射,重要的是:减少暴露时间、增加与放射源的距离(离得远一点)、设置防护屏障(特别适于长期在电离辐射环境工作的人)。但是这个跟孕妇防辐射服是两码事,不要混了。
可以参考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有什么不同,对人是否有危害? - 用户的回答 -
但是这个问题里面其他一些回答就没法看了,因为如果非要找一些电磁辐射对人有害的国内外研究的话,肯定是能找出来的,但那些研究本身靠得住靠不住,对现实生活是否有意义,有没有说服力,还很难说。并不是随便找个参考文献解读一下就能给结论给健康建议的,有些科学界没搞清楚的事情只要搜集一些结论一边倒的文献,就可以炮制出一篇危言耸听的文章。但是嗓门再大,喊的东西靠不住也还是依然靠不住的。
而且,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不接触电磁辐射的,我们每天沐浴在阳光下,那就是电磁辐射。对于非专业人士,为了防护一些莫须有的辐射搞得精神紧张,影响生活,不如把注意力转移到能预防能控制的事情上来。不然人们就会因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被无处不在的辐射搞得无所适从。
在我引用的那个回答里面有个评论也很好:
【May1988May1988科学家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证明有害。那位文献君自己脑补出来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证明无害。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科学家是做了一大堆实验,看不出来电磁辐射对健康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出于保守和严密的习惯(因为你哪怕做了10000次实验证明无害,也不能证明第10001次实验一定无害),科学家就不会说:有证据证明无害,而说:二者相关性很小,或者说,不能证明有害。文献君便扭曲成,那些对电磁辐射持正面立场的科学家什么也没做,或者做了10000次实验,但每一次实验都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就这种逻辑水平,还到处散播那几篇可能她都没读懂,没正确理解的文献。我真是无语。】
所以,不要拿着几篇电磁辐射有害、不一定靠谱的文章就来炮制结论吓唬人。
■网友的回复
太阳,皮肤癌。 最常见的3种皮肤癌是基底细胞癌(BCC)(英语:Basal-cell_carcinoma)、鳞状细胞癌(SCC)和黑色素瘤。前二者和其他较少见的皮肤癌被称作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MSC)。基底细胞癌生长速度慢,且可能破坏周围组织,但较不会远端转移或致死;通常皮肤上出现以无痛突起的区块,表面发亮伴随著小血管(英语:Telangiectasia),或是于突起处有溃疡(英语:Ulcer (dermatology)。鳞状细胞癌则较基底细胞癌容易转移,通常呈现具鳞状表皮的硬块,但也可能以溃疡形式表现。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比较,黑色素瘤较为少见,但是黑色素瘤是当中表现最为恶性的,可能的征象包括痣的大小、形状、颜色发生改变,痣的边缘不规则,颜色不均匀,可能会痒或是流血。超过九成的皮肤癌案例是由于暴露在太阳光紫外线而造成的,而这样的暴露会增加罹患上述三种主要皮肤癌的风险。-------维基百科
■网友的回复
最近几年出现了好几次因小区集体抗议导致三大运营商搬迁基站的闹剧,各种孕妇防辐射服、防辐射 WiFi 产品等也一度非常火热。手机、WiFi 以及各种常用电器的辐射,真的那么可怕吗?到底哪些辐射不应该过度紧张,哪些又需要我们特别小心呢?
人类日常接受到的辐射分两类,一类是电离辐射,一类是非电离辐射。我们先说说最危险的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指的是可以将物质电离的辐射,主要包括高能粒子流,比如 α、β 和中子流;高能量电磁波,比如 X 射线和 γ 射线等。什么是电离呢?一个原子或者分子本来在好好休息,突然锅从天降,某种高能粒子或者射线击中了它,令它失去了(或者多了)一个电子,变成了离子,我们把这个过程叫电离。
那么,电离辐射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我们身上好端端的一个原子突然变成了离子,可能会导致一些奇怪的后果,比如变成绿巨人或者蜘蛛侠——这是不可能的。电离辐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两大类。当我们接受到的辐射量没有达到危险阈值的时候,主要表现为不同部位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吸收的放射剂量越大,癌变的概率就会越高。这个叫随机性效应。当我们的身体接受的辐射剂量超过一定限值时,可以确定身体必然会发生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为身体乏力、脱发、牙龈出血、性欲降低、白细胞减少乃至死亡等,并且吸收辐射剂量越大,反应就越严重,这就是确定性效应。
电离辐射听起来很吓人,那么,什么东西会造成电离辐射危险呢?一般有两大类:天然放射性与人工放射性物质。
天然放射性物质
天然放射性指的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放射性,包括地球之外的宇宙射线及宇生放射性核素(被宇宙射线照射所产生),如氢-3、铍-7、碳-14 和纳-22 等,这些地球之外的放射性物质将会在我们乘坐飞机的过程当中累积,增加人体细胞突变的风险。
天然放射性物质除了来自宇宙间的放射外,还有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地球内部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共有铀、钍、锕、鎇四个放射系,其中的鎇系已经完全衰变结束,剩下的三个系列还在源源不断地衰变和放射。这其中最重要的铀系到今天衰变到了镭-226这一步,没错,就是居里夫人发现的那个镭,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岩石等介质中。
镭衰变之后,产生了氡-222,它是地球上存在最普遍、影响最大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通常以气体状态存在。氡-222 会在空气中存在接近四天(精确来说是 3.82天),之后陆续衰变为钋-218 等一系列放射性金属核素。氡本身以及自身衰变的产物都很容易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对内部脏器产生内照射,从而导致肺癌等疾病风险。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友的回复
大家都听说过辐射能致癌,但辐射有成百上千种,从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到手机信号,到核爆炸都算辐射,那到底哪些能致癌?网络上流传的手机致癌、微波炉致癌、高压电塔致癌、Wi-Fi致癌等有根据吗?
癌症发生源自于基因突变,因此判断辐射是否能导致癌症,就要看这种辐射能否引起基因突变。那什么样的辐射能引起基因突变呢?
辐射分为两大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能量较高,可以直接造成DNA破坏和基因突变,因此可能致癌,而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不足以直接引起基因突变,因此普遍认为不致癌。
那么问题来了:手机、微波炉、高压电、Wi-Fi,哪种是电离辐射!
答:一个都不是!
这4种都是非电离辐射。这类常见的辐射总体来说能量很弱,不足以造成对DNA的直接破坏,因此理论上它们能直接致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理论归理论,要证明这些辐射不致癌,仍然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研究任何一种因素(辐射、食物、生活习惯等)是否致癌有两种主要方法:
第一是流行病学研究法,比较高风险人群和普通大众患癌症的比例。比如说为了研究手机信号发射塔是否致癌,科学家比较了长期搭建和维修发射塔的工人和普通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如果发射塔产生的电磁辐射真的致癌,那么显然这些天天和发射塔亲密接触的工人是最危险的。研究结论是并没有什么区别,这和理论一致。
第二是实验室动物模拟法,给实验动物大量使用该因素,看能否增加患癌概率。比如要研究手机信号是否致癌,就把一个辐射最强的手机绑在老鼠身上,天天24小时保持手机通话状态,看这老鼠会不会更早得癌症,实验数据证明没有影响。研究微波炉是否致癌,就在老鼠边上放一个大功率微波炉,让微波炉持续工作,最后发现除了老鼠有点发热,也没有看到癌症增加。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非电离辐射,都有科学家使用这两种方法研究它们和癌症的关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效证据支持生活中常见的非电离辐射能够致癌。
我想特别说说手机,因为特别多人担心手机辐射和脑瘤有关系。一个重要原因是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2) )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3) )把电磁辐射(手机信号)归到了“可能致癌物”一类。很多媒体由此宣布专家已经认定打手机致癌,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首先,“可能致癌物”的意思是“目前还证明不了它致癌,但值得继续关注”。要成为“可能致癌物”要求并不高,比如咖啡也同样属于“可能致癌物”,但显然大家对咖啡并没有什么恐慌
在我看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之所以这么做,源自科学家的过分谨慎。虽然世界上几乎所有科学家都没发现手机和脑瘤有关系,但在那遥远的瑞典有一个研究小组说如果每天用手机通话超过半小时,坚持10年以上,那这个人比不用手机的人得神经胶质瘤(脑瘤的一个亚种)的概率稍稍高一点点(从0.005%增高到0.016%)。我们暂且不说10万人里面患者从5个变成16个是否有意义,这个研究本身就问题多多,比如它的数据来源并非客观记录,而是靠每个人自己汇报,有多少人会准确记得过去10年每天用多久手机?所以科学界对此并不太买账。但数据毕竟放在那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为了保险,就给手机安了个“可能致癌物”的头衔,意思就说:“信则有,不信则无,等以后有了更多数据再说吧。
我个人不相信手机能导致脑瘤,主要的科学证据是流行病学方面的:从1985年到2010年,美国手机持有数量从24万涨到3亿,翻了近1千倍,但是美国神经胶质瘤患者人数在这25年间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手机辐射真的致癌,那我们应该看到脑瘤逐年增加才对,但事实上没有。而且不只是美国,在世界很多国家,比如英国,也是如此的结论
因此,平时生活中的手机信号等非电离辐射致癌的说法,从理论到现实,都没有什么科学证据支持,大家不用过度紧张。与其担心打手机致癌,不如担心开车玩手机追尾或者走路玩手机掉进下水道,这才是真危险
最后,生活中哪些辐射是真正可能致癌的电离辐射呢?
核污染:日本核弹爆炸或者乌克兰核电站泄漏都直接造成了大批癌症患者。
医用仪器:CT、PET、X线等都是电离辐射源,小孩应该尽最大可能避免使用,大人也要尽量少用。每年去做PET-CT体检的人真的是花钱买罪受。
自然放射源: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放射性元素,比如镭-226、钍-232等,它们广泛存在于石头、土壤和空气中。很多装修石材都具有放射性,最好能够检测一下,确保在安全范围之内。氡气是无色无味但具有放射性的气体,氡气污染是美国肺癌发病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吸烟,它一般从土壤中释放,特别容易在密闭地下室聚集,据估计美国每年有两万肺癌患者是由于氡气放射性导致的。在中国,由于房子多为高层,并没有封闭地下室,所以相对来说问题不大,但有钱住别墅的同志们记得检测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