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冠重症清零后,ICU里的“战争”还在继续( 三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简称“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邹晓静告诉澎湃新闻 , 他们在工作中就会格外注意感染指标的监测和痰血尿的培养 , 此外还包括血管内流出的管路 , “要定期清除 , 留出时间长了 , 也会是感染的来源之一 。 ”
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关口前移 , 中央指导组后续也总结出更详细的建议并写进指南 , 每一项指标都以“小时”为时间节点 。
专家组成员、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教授介绍 , 通过研究大量病例发现 , 很多患者用无创通气、高流量吸氧时间太久 , 患者的氧饱和度一直在80%~90%以下 , 甚至更低 , 如此拖至一周甚至10天后 , 患者氧合指数早就小于50毫米汞柱了 , 而提出2小时、24小时这些时间节点 , 目的就是为了便于临床操作 , 加强对重症患者的积极救治 。
武汉新冠重症清零后,ICU里的“战争”还在继续
文章图片

4月22日 , 即将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内交接班的医护 。 当天 , 在该病区仍有10名危重症患者需要救治 。
清零之后:治疗仍在进行
经历与新冠病毒三个月的艰苦搏斗 , 4月24日 , 随着最后1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 , 武汉危重症和重症病例实现清零 。
清零 , 意味着重症患者两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 , 摆脱了新冠病毒 。 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 , 这并不意味着恢复健康 , 有的仍是病重、病危患者 。
最后一位治愈新冠肺炎的患者 , 是90岁的老人张英 , 至4月24日 , 她已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住院治疗近3个月 。 张英所在病区的护士长刘炜告诉澎湃新闻 , 老人虽然摆脱了新冠病毒 , 但由于气管切开还未封堵 , 目前尚不能说话 。 此外 , 因为张英仍有心衰、压力性损伤、细菌性肺炎等基础疾病 , 后续将在3病区单间隔离 , 继续接受多学科医护团队的治疗 。
澎湃新闻采访多家医院得知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4家定点医院 , 目前仍有40余名“核酸双阴”的病重、病危患者仍在继续救治 。
武汉新冠重症清零后,ICU里的“战争”还在继续
文章图片

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冉晓和同事查房 。 其中一名患者将自己早上出现的身体情况写在纸上 , 告诉医护 。
65岁的患者崔康3月18日被转入武大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病房 。 此时他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已是“双阴” , 转入新冠肺炎恢复期 , 而他感染期间并发细菌性肺炎 , 令他的肺部遭受双重损伤 。 因此 , 他仍需依赖呼吸机和ECMO维持生命 。
上了ECMO的崔康进入镇静状态 , 看护他的医疗团队24小时密切监护 , “紧盯”着他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 , 再根据指标动态调整流量和呼吸机的参数 。
武大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晨亮说 , 由于崔康ECMO上机时间长 , 存在导管感染和氧合器效率下降的风险 , 为了降低风险 , 4月10日下午起 , 他和团队整整忙碌了6个小时 , 才给崔康重新置换了一套ECMO管路和插管 。
4月17日 , 澎湃新闻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内看到 , 崔康身上插着两根管子 , 身体内流出暗红色的血液通过管道流向ECMO , 经过供氧后变成鲜红色 , 再输回他的体内 , 缺氧的状态就会迅速改善 。
4月20日 , 崔康接受了肺移植手术 , 两天后 , 他终于摘下了使用已久的ECMO , 目前病情平稳 , 在危重症病房继续治疗 。
这些病人为何仍病重或者病危?
澎湃新闻了解到 , 这些仍在救治的病重或病危患者 , 多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 , 患有复杂的基础疾病 。 在武大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严娟娟看来 , 高龄和基础性疾病造成的合并症是救治重症患者的难点 , 摆脱ECMO和呼吸机是治疗的首要目标 。 “上ECMO时间长 , 管路多 , 容易造成新一轮的感染 。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