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官方微信」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世界那么大 , 我们一起来看看
编者按
很多读者都曾想像《半月谈》编辑部的样子 。 诞生于新华园 , 从改革开放风云际会之时走来 , 40年里 , 半月谈系列刊物已经出版1500多期 。 她的编辑部里究竟有怎样的一群人 , 有怎样的故事?
寰宇风云笔下走 , 百姓忧乐心中装 。 在 “我与半月谈之二”, 小伙伴们想必已经看到了国内稿件从策划调研到编辑成稿的一些场景 。 今天 , 谈谈就请两位曾在半月谈任国际编辑的小伙伴 , 为大家倾情讲述那些与读者一起在国际报道的选题策划写作中看世界的故事 。
「半月谈官方微信」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文插图
【「半月谈官方微信」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2000年半月谈首次出版大开本刊物——第1、2期合刊 , 八位外国政要名人向本刊发表贺辞 , 向广大中国读者祝福新年新世纪
“曾经为了稿件夜不成眠”
赵利根
有好长一段时间 , 我都会因为一个选题 , 或者一篇稿子突然醒来 , 辗转反侧 , 夜不能眠 。
我曾是半月谈的一员 , 和半月谈相伴走过十年 。 那段时光 , 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
入职半月谈 , 是世纪交替前一年 。 那时 , 媒体行业正处于历史性转变的前夜 , 互联网刚刚冒头 , 纸媒依然红火 , ****一纸风行 , 都市类媒体方兴未艾 , ****和半月谈牢牢占据报纸和杂志发行量第一的位置 。
那个时候 , 我们管半月谈叫公开版 , 不叫谈谈 , 我们管编辑叫老师 , 不叫小编 。
那个时候 , 能成为半月谈的编辑 , 是很多文科生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
因为机会难得 , 所以格外珍惜 。
那时的半月谈锐意改革 , 编辑部力倡清新简约 , 力推调查研究 , 力撑为民发声 。 《三下东洼》被年轻的小伙伴们奉为调研散文的经典 。 杂志社编辑老师们高手云集 , 或激情澎湃 , 或厚重扎实 , 或睿智洞见 , 或质朴严谨 , 都成为我这个刚入社的年轻编辑仰望学习的榜样 。 一帮子年轻编辑思维活跃 , 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敢于直面互联网、市场化的冲击 , 敢于热议半月谈居安思危的转型路径 。
「半月谈官方微信」世界那么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文插图

那时的我 , 只是一个毫无文字经历的新手 。 惟有学习 , 加快成长 , 才不至于左支右绌 , 才能不负半月谈编辑的名头 。
非常感谢当年引我入门的老师冯立冬 。 作为当时国际编辑室的主编 , 他先后招进王永前、我和李诗海 。 四个男人 , 老中青结合 , 组成谈史上空前绝后、队伍最为齐整的国际室 , 当时人称国际室四条汉子 。 冯老师在新华社参编部、国际部均有历练 , 沉稳亲和 , 经验丰富;永前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 , 怀抱新闻理想 , 热情开朗;诗海北大毕业后在部队十年磨剑 , 严谨扎实 。 他们对我毫无保留 , 悉心指导 , 和他们一起共事的日子 , 真的是如沐春风 , 逍遥自如 。
但压力始终都在 , 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 一是杂志的性质使然 , 半月谈的国际报道半个月一期 , 内部版一个月一期 , 提前半个月或一个月策划的选题 , 一般会在半个月或一个月后才会与读者见面 , 报什么选题 , 从哪个角度切入 , 怎样既有鲜度 , 还有深度 , 始终是困扰我的问题 。 二是内心的标准使然 , 一想到每一期杂志 , 都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读者传阅 , 我就不由自主地紧张 , 生怕留有瑕疵 , 损了杂志的形象 , 真的是自古文章无凭据 , 惟愿读者一点头 。
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有好长一段时间 , 我都会因为一个选题 , 或者一篇稿子突然醒来 , 辗转反侧 , 夜不能眠 。
好在有人帮 。 置身于一群优秀的人身边 , 不自觉也会变得优秀起来 。 记得那时候 , 张正宪副总编辑会经常叫我过去 , 激情洋溢地跟我讨论稿子的写法 。 他总是鼓励我 , 工作要有饱满的激情 , 要有国际化的视野 , 要有平民情怀 , 要为万众生民鼓与呼 。 主编冯老师很随和 , 对稿件提出意见总是和风细雨 , 娓娓道来 , 他提倡的快刀切入、虎头豹尾的写作方法 , 到今天还在深深影响着我的文字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