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的工厂,看见中国经济的韧性( 二 )



虽然西方有很多技术壁垒和技术专利 , 但是他们十年、二十年不改变 , 比如像我前一年采访的中国巨石 , 玻璃纤维产量世界第一 , 高性能的玻璃配方在西方有专利以后 , 已经二三十年没有什么变化 。

中国只要敢于突破专利墙 , 不触犯专利范围 , 可能用很低成本的方法实现突破 。

比如在原材料的选择上 , 以低成本做出高价值的东西 , 既便宜又好 , 这是和管理、创新结合在一起的优势 。

第四 , 市场的优势 。

中国的市场很大 , 大的市场能造就专业化分工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我在中国很多地方采访 , 发现很有意思 , 比如广东和浙江龙头企业等供应链很少重合 。 广东供应链基本上在珠三角就完成了 , 但是浙江可能是在长三角完成的 。

可见我们的市场大 , 即便是三分之一的市场也可以孵化出很多龙头的企业 。

第五 , 劳动力的优势 。

我们有很熟练的劳动力 , 而且很有纪律和责任心 。 我采访过中国工人和国外工人 , 包括在美国做投资的企业 , 根据他们的反馈 , 单个美国工人远不如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

因为他们的环保、安全方方面面的要求非常多 , 而且他们的制造业已经停滞了 , 培训各方面也都停止了 。

我也看过美国一些工厂工人的情况 , 和我在中国看到的工人的纪律性和年轻程度是没得比的 。 很多美国制造业从业者都是四五十岁的 , 都是有色人种;他们想发展制造业 , 劳动力也没有基础 , 给了富士康几十亿补贴 , 也回不去 。

2.如果别人卡这方面的脖子 , 我们非常麻烦




第二部分我想讲中国制造面临的内部挑战 。

第一 , 底层创新能力的挑战 。

核心技术和化学、物理、材料等相关联的方面 , 我们还是不足 。 我们在简单创新方面比较强 , 但是在复杂创新方面比较弱 。
也就是说 , 东西的知识密集程度越高 , 历史累积的需要越高 , 我们这方面往往就会比较弱 。 所以我说中国经济博大而不精深 , 未来要走向精深之路 , 要在底层研发上下功夫 。

第二 , 制造之制造 。

我们的终端产品很好 , 但是要想把终端产品造出来需要很多设备 , 这方面我们还是相对比较弱的 , 所以无论是在华为智能手机生产线上 , 还是我最近看吉利在湖州投资的变速器工厂 , 主要的加工设备都是来自于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 。

现在半导体里面的设备 , 包括光刻机 , 制造东西的设备差距很大 , 而且要生产出高性能的产品 , 我们也必须用国外的很多设备 , 因为他们设备的精度比我们高很多 。

第三 , 关键的核心技术和零部件 。

韩国去年和日本这一场贸易战 , 日本把半导体里三个核心原材料停止了 , 韩国的半导体很受不了 。

我去华为看过像智能手机生产线上电路板的贴片 , 贴片要用胶水 , 胶水都是美国3M的 , 每几个月提供一次 。 如果不用这个胶水 , 用其他胶水质量就是不过关 , 精度、黏性就是不够 , 背后这些很核心的部件 , 我们不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