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起点」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投资原则......,这可能是一条最石破天惊( 二 )


关于立志 , 曾国藩说过这样的话:志不立 , 天下无可成之事 。 无志之人常立志 , 有志之人立常志 。 男儿自立 , 必须有倔强之气 。 人苟能自立志 , 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他自己的立志更狠——不为圣贤 , 便为禽兽 。 不问收获 , 但问耕耘 。
可以说 , 他一生取得的成就 , 以及整个曾氏家族辉煌数百年 , 后人对他的家庭教育推崇备至 。 都是扎根在立志这个地基之上的 。
「成功的起点」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投资原则......,这可能是一条最石破天惊
文章图片
立上等志 , 跟发上等愿是一回事 。 但问题在于 , 发上等愿不是想发就能发的 。 这个志向 , 也不是说你跟孩子说你要有高远的志向 , 他就会有的 。 所以从这个角度 , 一个人并不是说想做大事就能做大事的 , 他的愿力从哪里来?这个愿能不能立得住?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
再说不同的第二点 , 外缘不一样 。 我们就说资源吧 , 你做一件小事跟做一件大事 , 所要消耗的资源是完全不同量级的 。 你能说消耗100份资源和消耗1万份资源 , 难度是一样的吗?这显然是有悖于数学和物理学常识的 。
所以如果从这不同的两点来说 , 做小事跟做大事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 如果一定要说相同 , 那更像是一种心态上的自我激励 , 是志当存高远的一种自我期许 , 但是并不客观 。
02、做小事跟做大事等价的思维方式
所以在一开始 , 翻开这本书看到第一条原则的时候 , 我是倾向于怀疑的 。
然后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 , 感觉到苏世民真的是把这条原则当成金科玉律来实践的 。 比如在耶鲁大学期间 , 他从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根小子 , 办了很多件轰动校园的大事 。 比如他在黑石募集第1支基金时 , 合伙人彼得的目标是先发一个5000万美金的小基金 , 但是他说 , 第一支基金就要募集10亿美金 , 为此两个合伙人还产生了分歧 。 结果经过不懈的能力 , 这支基金最终募了8.5亿美金 。
苏世民自身的经历在不断的重复验证这条原则 。 他确实秉承着做小事跟做大事等价的思维方式 ,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历经千辛万苦 , 他还是取得了很多成就 , 而且是大成就 。 这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刚才做的是静态分析 , 我从两个角度讲了等效性 , 从两个角度讲了不等效性 。 而这里 , 从动态分析的角度 , 需要再引入两个变量 。
第一个变量是 , 做大事有利于不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
每个人都有潜能 , 但是可能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充分的把这些潜能发挥出来 。 好比每个人都是一座矿 , 都是富矿 , 但是你能挖出多少好东西 , 取决于挖的力度和挖的方法 。
发上等愿 , 立上等志 , 定一个宏伟的目标 , 这些都是有利于挖掘自身潜力的好方法 。 但是你的潜力最终能挖出多少来 , 这是个变量 , 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变量 。
第二个很重要的变量叫做感召 。
你想做一件很小的事情 。 比如说自己考试分数考得好一点 。 小事只跟自己有关 , 你是无法感召别人的 。
但你想做一件很大的事情 , 比如在耶鲁的时候 , 苏世民想把美国最牛的芭蕾舞团请来耶鲁校园表演 , 当时的耶鲁校园主要都是男生 , 这种轰动性的事情当然难度是很高的 。 但是你会有很大的感召的力量 , 在这个过程中会吸引到很多人来帮你 。
这个感召的力量有多大 , 你得到的意外的援助有多大 , 这个力量可能是远远超出你想象的 , 像滚雪球一样的 , 到底有多大谁都不知道 , 这也是一个变量 。 我称之为感召的复利 。
当我们引入两个变量之后 , 原来的函数似乎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 原来一眼清晰能看见的东西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
03、把一件事情做到十倍好模式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 我想到了另外一个有故事的人 , 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 , 他的十倍好的思维模型 。 马斯克做的很多事情 , 比如特斯拉的电动车 , 比如spacex的太空火箭 , 比如脑机接口 , 这些项目都创造了前人达不到的奇迹 。 而他说自己的核心思维方式是十倍好 , 他想的从来不是改进10% , 他认为改进10%是很困难的 , 把一件事情做到十倍好反而是更容易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