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悲壮的喀秋莎火箭炮部队:全军覆没却无人投降( 二 )
文章图片
之后 , 德军为了防止火车站再次遭受打击 , 派出了附近机场的所有侦察机寻找苏军炮兵阵地 。 同时 , 数个波次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附近撤退的苏军进行了打击 。 然而从始至终 , 德国人都未能发现苏军的大口径火炮 。
文章图片
直到深夜 , 7台顶着“铁轨”的卡车才从伪装网覆盖的隐蔽坑中悄悄发动了引擎 , 向东方撤退 。 这支神秘的炮兵部队在狠狠打击了德军后 , 并未进行第二波次打击 , 而是就地进行伪装隐蔽 , 由于这种新式火炮的炮管从高空中看起来和铁轨一样 , 从而骗过德国的侦察机 。
【【德军】悲壮的喀秋莎火箭炮部队:全军覆没却无人投降】这型神秘的装备就是后来被称为“喀秋莎”的BM-13型自行火箭炮 , 而这支部队 , 正是第一支使用喀秋莎的部队——特别独立炮兵连 。
实际上 , 俄国人的火箭弹研究最早招可以追溯到一战时期 , 俄国工程师曾试验过用木板和简易火箭搭载在飞机上 , 作为对地面攻击的武器 。 十月革命的爆发很快便打断了这些研究 , 直到20年代末苏联人才开始逐步恢复这方面的探索 。
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 , 秘密参战的I16特别实验小队使用82mm轻型火箭弹多次袭击日军 , 击落日军4架96式轰炸机 , 并破坏三处日军炮兵阵地 。 日军一度认为苏军将76mm加农炮搬上了飞机 , 于是也开始研究怎样将火炮装在飞机上 , 结果当然是到战争结束也没进展 , 白白浪费了时间精力 。 苏军各部队对火箭弹在实战中的表现极为满意 , 军工部门随即加快了研究速度 。
文章图片
苏联的车载火箭炮自1937年末就开始实验 , 但直到1939年夏季也未研发成功 , 火箭弹的弹道飘忽不定、弹药可靠性不佳、成本过高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这款新生的武器 。 直到1939年3月底 , 共产国际厂的火箭炮样车才通过了测试 , 达到了“大面积覆盖敌军阵地、集结地、打开突破口”的基本设计要求 , 1941年6月 , 这款先进的火箭炮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
战争的突然降临几乎延误了苏联人所有的计划 , 但是成立火箭炮部队的进程却大大地加快了 。
文章图片
6月28日 , 苏军决定组建一个БМ-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 。 30日夜 , 头2门火箭炮开到了驻地 。 第2天 , “特别独立炮兵连”成立了 , 该部由7台包括样车在内的БМ-13-16火箭炮组成 , 下属一个补给排 , 携带3000发弹药和一部分维修配件 。 由于该连装备的是先进的秘密武器 , 必须由最优秀的士兵组成 , 所有战士都从捷尔任斯基炮兵学校党团支部中最优秀的志愿者里选拔出来 , 指挥官由忠诚可靠的内务人民委员会的伊万 安德烈耶维奇·弗利尤洛夫大尉出任 。
7月11日 , 特别独立炮兵连抵达前线 , 并在14日摧毁了奥尔沙火车站 。 弗利尤洛夫大尉确实是一位老练的指挥官 , 他为了防止火箭炮被敌军的反击摧毁 , 提前挖掘好了隐蔽所 , 在一轮齐射发射光112发弹药后 , 就立即把部队转移到隐蔽地点 , 成功躲开了德军空军的侦察和反击 。
文章图片
摧毁奥尔沙火车站的战斗只是特别独立炮兵连发威的开始 。 20日 , 德军前线再次发来报告 , 一支驻守在斯摩棱斯克外围村庄的步兵团遭受不明来历的强大火炮袭击 , 伤亡极为惨重;30日 , 又有一处榴弹炮营阵地遭到重创 。 此后 , 德军又在进攻斯摩棱斯克的战斗中遭遇强大炮火攻击 , “斯大林拥有一种发射声像是管风琴一样的超级武器”的消息不胫而走 , 恐怖的传言如同瘟疫般蔓延 , 严重打击了德军的士气 。
推荐阅读
- 德维塔耶夫|不可思议的逃亡:10个苏联战俘偷走德军轰炸机开回家,结局很惨
- 『苏联』德军"台风"压境莫斯科 德国自负地拒绝日本助攻
- #德国#二战时有苏联百姓将德军视为救星 曾组织百万“伪军”
- 苏军@德军为何止步于莫斯科门前,除了寒冷,还有苏军28勇士!
- 德军@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何会发生巷战肉搏战,苏军事先准备不足
- [图拉]俄罗斯著名“军工城” 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兵败于此
- 『坦克』1辆坦克屠杀12辆德军坦克,被轰140炮居然屹立不倒!
- [霰弹枪]一战德军心中的噩梦,二战日军胆寒的梦魇,来自温彻斯特的霰弹枪
- 「卓娅」苏军唯一不接受投降的德军部队,只因他们残忍杀害一名女游击队员
- 『人头马』二战中人头马酒厂为何没有遭受德军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