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古代皇帝想听真话,都有哪些操作?( 二 )


对宋朝官员来说 ,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为官的常态 , 为官者率皆如此 , 最高统治者获取各方面信息的渠道就大为畅通了 , 官员也不敢不说实话了 。
宋朝官员很难堵塞信息传递之门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 仁宗天圣七年再次设置理检使 , 由御史中丞亲自兼任 , 原因是“冤滥枉屈而检院、鼓院不为进者 , 并许诣理检使审问以闻” 。 这说明宋朝官民有各种传递信息的渠道 , 甚至可以直达御史台 , 即使中间某些环节发生打压欺瞒、不作为或乱作为 , 也封不住任何一个人的嘴 。
宋马永卿《元城语录》载苏轼被诬陷入狱后 , 友人张方平愤然不平 , 打算将诉状交给所在应天府转递给朝廷 , 应天知府不敢 , 于是命其子张恕直接到京城由登闻鼓院投进 。
除通判、监司、鼓院、检院等制度外 , 宋朝还有一些临时性或辅助性措施 , 如“风闻” , 指的是不必证据确凿 , 只要听到风声 , 即马上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并予以处理 。
“体量”和“勘会”等词语在宋朝史籍中也经常出现 。 所谓体量 , 即下层出现问题后 , 朝廷便派官员到事发地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处置 。 “勘会”是指朝廷派专员到事发地详细核查 , 代表朝廷进行案件的审理处置 。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十一月 , 也就是公元1016年 , 河北转运使隐瞒了大名府(今河北)、澶州(今河南濮阳)、相州(今河南安阳)的霜旱灾情 , 当地民众不得不到京城击登闻鼓诉冤 。
宰相请命当地转运使体量灾情 , 真宗说道:“因为转运使隐瞒了灾情 , 使当地民众没得到朝廷应减免的税赋 。 为弄清实情 , 朝廷必须再派大员到当地核查 , 按实际情况进行税赋减免 。 ”
【【人民论坛】古代皇帝想听真话,都有哪些操作?】唐宋时期的监察、问责、多渠道疏通等制度堪称完密 , 这种煞费苦心的顶层设计是很值得后人借鉴的 。 但同时也要注意 , 防止实施这些制度的人特别是高层官员蜕变成了贪渎之徒 , 造成制度和规矩成了一纸空文的结果 , 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杜绝腐败 , 也是执政者的头等课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