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 二 )


「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春秋时期"华夏民族"的形成 , 使得该时期活跃的诸多学者们开始思考华夏民族与非华夏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 我们都说中国的"礼仪之邦" , 而"礼仪之邦"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原地区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区分的最重要的一点 。 相对于中原的知书达理 , 周边地区更加的野蛮落后 。 到了战国时期 , 诸侯国不约而同地撕破了"尊王攘夷"的虚伪旗帜 , 将自己天下一统的野心暴露出来 。 而在经过数百年的僵持后 , 彼此都意识到只有联合蛮夷戎狄才能打破诸国并立的僵局 , 真正完成大一统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就开始了 。 在诸侯国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联合的过程中 , 文化、血缘、经济、制度等方面互通、交融 , "华夏民族"的涵盖范围相较以前狭隘的"夏、商、周"的范围更加的扩大化 , 且随着语言共通 , 夷夏本就模糊的民族界限更加不清晰 , 随后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 成为了一个更庞大、更流行、更为人所熟知且认可的"华夏民族" 。 二、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
"华夏民族"这一概念在先秦时期得到广泛的认知 , 并且随着这种民族意识的成熟 , 人们对于"民族"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 。 公元前221年 , 秦始皇一统天下 , 不过十五年后便再次分崩离析 , 重新归于战火 。 经过四年的楚汉争霸 , 刘邦终于重新整合、统一了全国 。 自此以后 , 先民们对于自己的称呼、自身的认知也渐渐开始发生变化 。
「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前文中我们知道 , 民族的划分最根本就是依据特征 , 即文化、语言、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 。 慢慢地我们发现 , 曾经作为主要划分依据的"地域"特征已经慢慢从绝对的划分依据降成某一个影响因素 , 而这其中的原因 ,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人们由于疆界时常变动从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 二是民族融合所带来的的影响 。 汉朝时 , 国家的发展蓬勃迅速 , 其影响力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 而这种由于国家强盛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 , 使得人们从心底里认同汉王朝的统治(从三国时期"光复汉室"这一口号的影响力就可以看出) , 加上民族融合、文化融合、信仰变化等因素影响 , 使得人们的认知逐渐从"华夏民族" , 慢慢转变为了"汉民族" , 包括直到现在 , 仍旧以"汉族"为人口主体存在 。
由此看来 , "华夏民族"是"汉民族"存在的前身 , "汉民族"就是"华夏民族"的继承与发展 , 是血脉的延伸与扩展 。 当然在这之间 , 对人们的称呼还曾出现过其他叫法 , 如"秦人"这一称呼 , 到汉代 , 匈奴、西域等处仍旧称中原人为"秦人" 。
"汉民族"这一民族意识的确立不仅仅是汉代这一个时代的就简单完成的 , 后世唐、宋、元、明、清五代依次建立 , 人们仍旧称呼自己为"汉人" , 坚定自己的民族是"汉族" , 由此 , "汉族"作为国家基本存在的民族意识才彻底被确立下来 。
「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三、汉民族确立过程中的内在民族生活变化
从政治经济角度来看 , "汉民族"的确立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下来的一种象征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 , 而始自秦汉的共同经济生活 , 使得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定型 , 商鞅变法所定立的土地私有制推进到全国后 , 自耕农人数迅速增加 。 同时这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 这一矛盾从诞生起便持续了近两千年 , 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 , 其核心问题都是源自于此 。 随着共同经济的稳定、自耕农人数的增多 , 人民的生产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 农具的推广、犁耕技术的发展等 , 使得汉代整体的农业生产力远高于先秦时代 。 对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说 ,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水源 。 夏王朝的开创者就是因为治水有功 , 从而在人民心目中有了至高的地位 , 从而开创了夏王朝;先秦时期便已有"郑国渠"、"都江堰"等著名水利工程 。 汉时中央与地方政府同样十分重视水利兴修 , 郑国渠的整修、修建白渠等等 , 万顷以上的水利设施在河南、陕西、山东等黄河沿岸一带积极展开 , 且随着汉人的对外移民的发展 , 宁夏、新疆等相较偏远的地区也有了相关工程的动工 。 水利工程受到如此重视 , 人民的农业生活得到保障 , 从而促进了共同经济的发展 。 我国固然是小农经济没有错 , 但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基本完成、不同地区所带来的的产品差异、经济互补等因素 , 促成了商业的发展 , 并且使之相较发达 。 "车同轨 , 书同文" , 人们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得到统一发展 , 这是民族统一所带来的的最直观的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