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

【「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引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 , 人们的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疆域的变化、统领者的改朝换代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 自上古时代起 , 民族之间就在不断的融合、发展、繁衍、生息 。 一直以来 , 我们总是很骄傲地自称"华夏民族"、"炎黄子孙" 。 到了现代 , 我们会发现 , 我们更习惯称自己是"汉人"、"汉民族" 。
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 , 这是一个漫长的文化变迁 。
「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一、"华夏民族"观念的出现与盛行
"华夏民族"这一观念流行开来是在先秦时代 。 首先解释一下关于"民族"这个概念 。 民族与国家是同时形成的 , 国家是民族存在以及发展的前提 , 而我们文章中所提到的这个民族 , 又和我们现今所理解的民族大不相同 。 现代的民族区分 , 基本以文化、语言、历史等客观存在的异同作为区分 , 而这个时代的民族更类似于一种全新的人类共同体 , 摆脱了部落和部落联盟以单一血缘关系作为区分的相较落后的形式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形成的国家 , 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 因此夏以前的部落联盟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第一批出现的民族 。 自夏之后 , 商、西周依次出现 , 周初 , "华夏民族"这一概念才正式出现(于文献记载) , 直到春秋时期 , 才正式作为民族概念出现在文献记载中 , 并且为人所熟知 。 因此 , 早期的"华夏民族"指代含义相当狭隘 , 它指代的是夏、商、西周三个部落联盟的人在内 。
《史记·陈杞世家》记载:"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 。 《史记·宋微子世家》对于周武王伐封克殷之后也有详细的描述 , "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 。 周初灭商后,封夏、商的后人为诸侯,"奉其先祀" 。 孔子说道:"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 。 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 "西周的制度、礼仪等 , 实际上是脱胎于殷商的制度政策的 , 而殷商承袭的又是夏时期的制度政策 , 这是一种血缘的继承 , 三个时期更似一种相同意识在不同的部落联盟之间进行流转、交换、融合、升级 , 故而早期的"华夏民族"不仅仅指代夏人 , 商人与周人同样被包含在内 。
「东方文史」汉民族:华夏民族的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华夏民族"意识的出现说明了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形成 , 这与商朝时期朦胧的民族意识有着极大的关联 。 在出图的各种文献、考古资料也好 , 还是经常看到的影视剧中也好 , 我们会发现 , 商朝时 , 人们会将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称作"某某方" , "方"是一种部落的概念(夷、戎等同) , 它是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之间的区分 , 而并没有出现一个能与"夏"、"商"这样的王朝相对等的地域概念出现 , 所以这个时候人们对于民族概念仍旧是朦胧的、处于发展中的 。 到了西周后期 , 戎狄崛起 , 对于西周的骚扰频繁 , 并且逐渐发展壮大为与西周对等的威胁 , 到了幽王时期 , 直接攻入镐京使得西周破灭 , 平王东迁建立东周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遭遇来自戎狄蛮夷的灭国的威胁 , 民族意识迅速发展壮大 , 夷夏之间的界限逐渐分明 。 但是由于蛮夷戎狄的威胁始终横亘在中原土地上 , 于是 , 能够抵御蛮夷戎狄的人就很有可能开辟继"夏、商、周"之后的下一个王朝 , "尊王攘夷"也就成为了人们的口号与旗帜 , 同时也是"华夏民族"这一概念的彻底确立 。
随着时间发展 , 人们对于夷夏之间(即民族的判别)的判别方式从简单粗暴的血缘、地域 , 逐渐一点一点进步成接近于现代观念的文化(生活、生产方式;思想、宗教等) 。 语言不通、文化不同的人 , 即便生活在中原诸国 , 仍旧被称为"诸戎" 。 这些区别就是民族特征 , 这种背景下 , 民族斗争与融合就将"华夏民族"这一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