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大山孩子生活 曝光沙漠污染(图文)

文|程静之摘要:做摄影采访人员17年了 , 陈杰的工作是用真实的影像呈现现场 。 他曾深入天津大爆炸现场、大凉山悬崖上的村庄、腾格里沙漠腹地 , 用照片呈现了诸多社会现实 。在陈杰心中 , 还存留着许多未被揭示的东西 , 这给了他思考和记录的冲动 。 最近几年 , 他走进中国南北不同的村落 , 接触了和土地一起生长的老人 , 外出打工寻找生活希望的年轻一代 , 以及那里的孩子 。 “个体的局限性太多 , 我持续做的不过是对抗自己的无知 。 ” 陈杰说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拓展了他的拍摄视角 , 跟随他从天津爆炸现场到被污染的沙漠、草原 , 成为相机的延伸 。 4月2日 , “坚韧的力量”瞰世界·第六届(2020)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启动发布会 , 开始征稿 , 6月30日截稿 。 本届大赛设奖项53个 , 包括“疫情下的中国”特别单元及fpv(无人机第一视角)等新设奖项 , 奖金共计数十万 。 (详情登录官网wrj.sohu.com , 或在搜狐视频关注搜狐无人机)陈杰将作为评委会专家成员 , 参与作品评审 。怎么构图 , 怎么抓拍一个瞬间 , 他觉得是一个思考过程 , 真正触动大家的是照片背后的故事 。 记录的过程里 , 他也逐渐从对摄影技术的关注 , 转向更深入地去理解事实真相的复杂性 。 而后者将是他职业生涯永不止歇的命题 。改变大山孩子生活 曝光沙漠污染(图文)
陈杰在大凉山 。 受访者供图以下根据《新京报》首席采访人员陈杰的讲述与报道整理:和土地一起生长地点:甘肃定西在甘肃定西 , 我拍了这样一个故事 。 一个叫曹永平的年轻人 , 一直在城镇打工 , 但没有找到生活的出口 , 最后从这个地方离开 , 去新疆寻找希望 。2018年3月30日下午 , 曹永平从定西市区的出租屋回到老家白碌乡曳碾沟村 。 这是他去新疆前最后一次回家 。 还有十几天杏花就要开了 , 父子俩站在老屋前 , 和那棵杏树一样 , 陷入长久的沉默 。改变大山孩子生活 曝光沙漠污染(图文)
曹永平家 , 父与子 , 贫瘠的土地 。 父亲辛勤劳作了一辈子 , 依旧挣扎在贫困线以下 。 陈杰 摄改变大山孩子生活 曝光沙漠污染(图文)
儿子十几年前走出大山 , 四处打工 , 当过砖场工人、炼过钢铁 , 最后好不容易买了车跑运输 , 一场车祸重伤 , 躺了九个月病床 。 陈杰 摄改变大山孩子生活 曝光沙漠污染(图文)
病治愈了 , 可是运输业开始不景气 , 欠债10万 。 儿子打算远赴他乡 。 陈杰 摄曳碾沟村离定西市区80多公里 , 属于黄土高原的边缘 , 沟壑纵横、破碎 , 道路只能在山脊上蜿蜒前行 。 但是 , 哪怕一小块普通的山头 , 也被农民打理得井井有条 , 梯田上种着小麦、糜谷、豌豆、胡麻和马铃薯 , 干旱的黄土地 , 也只能种这些 。他父亲曹志珍一家祖辈几代 , 在这里居住了上百年 , 日子一直很苦 。 没有赶上过真正的饥荒 , 但靠天吃饭 , 收成时好时差 , 经历过几次绝收 。 他家原有25亩山坡地 , 坡度在30度以上的土地都退耕还林了 , 剩下的土地 , 种6亩玉米 , 3亩土豆 , 4亩胡麻和2亩豌豆 。近二十年 , 因为生存环境恶化 , 城市谋生机会又多 , 外迁的人家越来越多 。 小曹不愿父亲继续面朝黄土的生活 , 他2004年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 , 在周边市县修过监狱、干过砖厂工人、当过冶炼工人 。现在 , 他等不及杏花开了 , 要去的地方叫图木舒克 , 在3100公里外的新疆 , 这个地方曹永平之前只在地图上看过 。2017年开始 , 我放慢了新闻工作节奏 , 和妻子一起 , 做了一系列跨度为3至5年的影像及人类学视角的选题 , 选好几个贫困区域 , 一个个去踩点 , 曹家的故事就来自于此 。执行选题的过程中 , 我看到很多呈现出人性光芒的东西 , 但另一方面 , 深入难以置信的真相 , 又令人震惊和痛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