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大疫之中担大义


[湖南日报]大疫之中担大义
文章图片
李夏涛
2月17日 , 迎着朝阳 , 带着微笑 , 18岁的贵州女孩小彭在怀化成功治愈新冠肺炎 , 生命之花继续绽放 。 小彭是一名贵州籍导游 , 游览过许多山水名胜 。 她深情地说:“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 , 在湖南、在怀化 。 ”
出院当日 , 小彭向前来送别的医务人员鞠躬致谢 , 饱含泪水地说:“湖南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湖南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 ”鲜有人知的是 , 在抢救小彭生命的接力赛中 , 新晃人民医院跑好了“第一棒”、传好了“第一棒” 。
鼠年春节 ,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 , 战“疫”打响 。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牵动着新晃人民的神经 , 全县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该县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县人民医院 。 疫情考验着新晃人民 , 更在考验着这所有85年历史的老院 。 坚守人道 , 维护医道 , 新晃人民医院用实际行动做出最好的回答 。
纷纷请缨“我先上”
早在1月初 , 武汉疫情信息就引起了有着37年从医经验、并在县防疫部门工作多年的新晃人民医院院长杨世炎高度警觉 。 根据有关媒介报道 , “不明原因肺炎”由冠状病毒感染所致 , 2003年猖獗一时的“SARS”病毒也属于冠状病毒 , 将两者联系到一起 , 杨世炎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 。
1月20日 , 在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周会上 , 杨世炎对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安排 。 该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救治专家组迅速成立 , 救治方案很快制定 , 隔离病房、防疫物资及时准备 。 1月23日23时 , 湖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 新晃人民医院赢得了主动 , 为接下来的战斗打下了坚实基础 。
疫情就是命令 , 战斗号角吹响 。 “我是党员 , 我先上 。 ”该院的党员医护人员 ,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纷纷请缨参战 。 “不惧艰险 , 不畏生死 。 疫情不退 , 我们不退!”请战书上 , 88名医护人员摁下的手印 , 至今鲜红夺目 。 该院救治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周志鹰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近1个月未回家 。 想起家中73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 , 周志鹰潸然泪下:“作为医生 , 疫情面前 , 我必须挺身而出 。 ”
该院康复科主任曾冬云 , 作为医院抗疫前线临时党支部书记 , 从收治术后病人的“后方” , 主动请缨到接触发热病人的“一线” , 负责24小时发热门诊的医疗和管理工作 , 用行动擦亮胸前的“党徽” 。 年轻党员杨炼年前休假回家 , 听说不少同事上了“前线” , 她毅然放弃休假 , 加入了抗疫队伍 。 非常时期 , 深夜接诊病人是常事 。 杨炼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只有一句:“我不累!”
2月8日晚 , 该院接上级通知 , 迅速抽调5名护理人员组成新晃首批医疗队 , 驰援怀化抗击新冠肺炎的“前沿”阵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 杨孟君是其中之一 , 临行前 , 她激动地向院领导说:“一定不辱使命 , 坚决完成任务 。 ”
共同心声“留下来”
虽然地处湖南西陲的侗乡小城 , 始建于1935年的新晃人民医院 , 历经85年风雨 , 现已发展成为怀化市及周边地区一流的县级医院 , 服务湘黔边界7县(市、区)200余万人口 , 在湘黔边界享有一定声誉 。 很多贵州籍群众纷纷慕名前来看病 , 已是多年来的历史沿袭 。
4月15日 , 在该院住院部二区三楼的隔离病区 , 早已是人去房空 。 在8病室中 , 一张病床上铺着干净整洁的被褥 。 当初 , 在这张病床上 , 该院医护人员奋力抢救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小彭的战斗 , 让感染科护士长吴艳记忆犹新 。
1月22日下午 , 该院收治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18岁的贵州籍在湖北当导游的小彭 。 疫情防控阻击战骤然打响 。 当天 , 持续高烧、咳嗽的小彭来到该院就诊 , 医院发热门诊结合小彭的病史和出行轨迹 , 高度怀疑其为新冠肺炎感染者 , 立即将情况上报医院新冠肺炎专家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