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越军判断解放军战斗力差 无须诱敌深入 结果惨了
话说1979年 , 对于中越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 , 越南领导集团是早有准备的 。 他们不但在政治上越走越极端 , 投靠苏联侵柬反华 , 同时在军事准备上也是搞得扎扎实实的 。 早在1977年 , 中国还在继续援越 , 越南就开始在中越边境集结武装部队 。 当时越北地区多年作为大后方 , 越军只有一个一军区 , 主要应付沿海和老挝方向 , 卫戍任务并不重 。 从1978年7月起 , 越南将中国作为了战争假想敌 , 随即从一军区中又划出了二军区 , 以一军区防卫中国广西方向 , 二军区防卫中国云南方向 。 同时向两个军区增调数个作战师的部队 , 加强北方边境各省、市、县的军事力量 , 并组织省队、独立团、独立营、民军等地方武装和设立武装公安屯 , 又在中越边境各省推行“净化边境地区”计划 , 清洗地方和军队中的华侨 , 驱赶华侨回中国等展开一系列动作 , 加快推进了对中国的战争准备 。
文章图片
越南对于和中国开战的总的军事方针是:“一线坚守” , “一线取胜” , “独立作战” , “以少胜多” 。 要说越共领导人黎笋和越军总参谋长文进勇、副总参谋长黎仲迅、总政治局主任朱辉珉等越军高层也是久历战阵 , 是了解中国军队擅长集中优势兵力 , 正面进攻 , 两翼迂回 , 穿插突破 , 运动歼敌的传统战法的 。 越军搞这种“一线坚守” , “独立作战”的东西 , 是很容易被中国军队一点突破而分割包围的 。 而且中越两军数量相差极大 , 越军的反攻兵力有限 , 还谈什么“一线取胜” , “以少胜多”呢?这种军事战略岂不正中中国军队下怀?说来黎笋等人也是无奈 。 军事战略的选择必然是和兵要地志紧密相关的 。 从地理上说 , 越南国土呈狭长条状 , 两头宽 , 中间窄 。 北部中越边境是国土最宽处 , 全长有1300多公里 。 首都河内孤悬北部 , 离中越边境不过170公里 。 这种地理形势在军事上说就是正面压力大 , 内部纵深小 , 一旦被边境突破就难有回旋余地 。 而且在长期的抗美救国战争中 , 越南的主要工业基地都建在邻近中越边境的地区 , 一旦开战就可能受到严重损失 。
文章图片
越南经济穷困 , 这点损失也是极为伤筋动骨的 。 从政治上说 , 首都河内离边境太近 , 如果有失将极为打击越南的国际形象和越军的战斗士气 , 代价太大 。 从军力上说 , 越南陆军虽然有近100万人 , 架子很大 , 但其中精锐的作战部队不过2、30万 , 而且还有大部分陷入了柬埔寨战场 , 远水不解近渴 。 能用在越北地区的不过10万余人 , 并且作战师较少 , 主要是地方军和公安 , 既要保卫首都 , 还要保卫比较重要的城市和经济基地 , 实在是捉襟见肘 。 对越南有利的方面也有 , 越北地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岩洞众多、公路稀少 , 大兵团难于展开 , 利于防守 , 不利进攻 。 因此 , 为保卫重要城市和经济基地 , 黎笋等人主张不能搞诱敌深入 , 而必须进行“一线坚守” , “不能让敌人深入我国土 , 要保卫每一寸国土” , 要在边境就将中国军队挡住 。
只要“一线坚守”住了 , 就能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争取时间” 。 越军高层认为 , 中国军队人数虽然比越军多 , 但武器差 , 战斗力不强 。 越南可以“发挥综合力量 , 进行全民战争” 。 越军主力316师的创始人、总政治局主任朱辉珉就主张 , 要“从第一线打败敌人的战略决策出发来策划生活和防御、经济、国防、思想和组织” 。 这是一种总体战的构想 , 堪称“全民皆兵” 。 企图是以地方部队和民兵齐上阵 , 在边境一线挡住中国军队 , 争取了时间 , 下面就要越军的机动主力来进攻了 。 在积极防御的同时 , 越军高层强调要“主动进攻 , 积极消灭敌人” 。 集中主力机动作战师 , 迅速转入反攻 , 收复失地 , 将中国军队赶出越南国土 , 进而将战火延伸到中国境内 , 占据有利地区 , 建立新的防线 。 此即为“一线取胜” 。 那么为什么要“独立作战”呢?
推荐阅读
- 我军|对越期间,越军监听我军,我军出一计,越军:这是中国话?
- 冲锋枪|如何判断抗日神剧?这两种枪一旦大量出现,就可以换台了
- 越南|亲历者忆援越抗法:越军不带头中国干部带头冲锋
- 我军■猫耳洞之间的鏖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与越军之间如此惨烈的厮杀
- [穿插]对越反击战, 解放军穿插迂回战术犀利打得越军没有脾气
- 战队■“送”了中国军队几十架飞机的这些日本人 真的是太“惨”了...
- #越南#对越反击战机密:我军如何攻下谅山的?让武元甲怒骂越军“蠢货”
- 部队■日军无毒不战,中国军队防毒有办法
- 『炮兵』抗战时,中国军队最缺的不是白刃战能力,而是大炮和炮弹
- #戚家军#日本最恐惧的一支中国军队 不死一兵一卒几千日军团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