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读完一本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 写点读书的事情吧 。 经常有读者说 , 买了书读不完 , 不读又觉得堕落 。 买专栏课程也是一样 , 总觉得要学完 , 最后成了屯课 。 其实 , 这个事情可以换个角度看看 。
没必要因为没读完整本书感到不安 , 其实除了小说之外的书 , 书的价值是平均分散在各个章节的 , 你只要选取对自己最有价值的部分阅读就可以了 , 甚至 , 读了一小部分发现是一本不好的书 , 可以直接放弃 。 而有价值的图书 , 即便没读完 , 你已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那部分价值了 。 学习专栏课程也是一样 , 如果不是初学者 , 挑自己最需要学习的部分学习 , 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 而不是面面俱到 。
一本书 , 一个课程 , 一个专栏 , 设计的时候会照顾更多的读者和用户 , 其实如果其中的某个章节对你有巨大的帮助 , 无论是书还是专栏的售价 ,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当然 , 如果每本书你都读完前言 , 可能就需要反思一下 。 我知道很多读者都是前言读者 , 希望你不是 。
还有些读书建议可以分享给你 。 比如 , 你可以同时阅读多本书 。 读书看情绪 , 不同时间段 , 根据当时的状态读不同的书 。 好书应该重读 , 特别好的书应该读三遍 。 自己读不懂 , 但是你佩服的人说好的书 , 隔段时间可以拿出来再看看 , 也许就会懂了 。 重复阅读很重要 , 可以帮助你形成长期记忆 。
不同种类的图书可以交叉阅读 , 比如编程的、管理的、成长的、历史的等等 , 交叉阅读可以帮助大脑放松 , 可以产生交叉联想 。 遇到喜欢的书 , 最好立刻就开始看 , 放入书架 , 很可能产生 read it later 的效应 , 就是永远也不读了 。
为什么要读书呢 , 其实胡适先生写过 , 他有三个主张:
第一 , 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 , 我们读书就是接受这些人类的遗产 。
第二 , 为读书而读书 , 读了书便可以读更多的书 。 这个观点从技术角度而言有点像元编程 , 先知编程 , 才知元编程 。 首先要读书 , 然后才能知道怎么读书 , 读好书 , 读更多的书 。 读书写作编程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 首先要读书 , 然后才能读书 , 能读书 , 才能多读书 。 要编程 , 然后才能编程 , 能编程了 , 才可能写出优秀的代码 。 胡适先生在这里举了个眼镜的例子 。 带了眼镜 , 小的可以放大 , 模糊的可以看清楚 , 远的可以变近 。 读书就像戴眼镜 , 眼镜越好 , 对书的了解力越大 , 越能学以致用 。 另外 , 读书不能怕 , 怕读书 , 怕读难书 。 越难越要去读 。 事实上 , 所有你能达到的成就 , 无一不是跨越艰难险阻才能获取 。
第三 ,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 应付环境 , 是智慧思想的源泉 。 在现实世界里 , 人们会发现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 在这个过程里 , 我们需要「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 这些方法和思想从哪里来?一部分是从书里 , 一部分是自己实践 。
所以 , 我们要读书 , 多读书 , 读好书 。
关于读书的习惯和方法 , 胡适先生认为 , 习惯重于方法 。 读书的习惯有什么?胡适先生认为有三:勤 , 慎 , 谦 。
持续有效的「勤苦耐劳」是取得成就的基础 , 做学问更是非勤不可 , 不能自欺欺人 。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朋友的提问 , 他们经常问我「我想学习…… , 您有什么建议和方法」「我想转型到 ……领域 , 您有什么方法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效率」等等 。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 总有人希望能够通过参加一些行业会议 , 培训课程 , 创投讲座 , 就能够找到直抵珠穆朗玛峰峰顶的电梯……
别说找不到 , 就是找到了 , 您没准备好 , 上去一开门还不是冻成冰雕一座?
对吧 。
所以我总会给他们提个建议 , 无论你想学什么 , 想转到哪个领域 , 每天规划出 1 到 2 个小时 , 雷打不动 , 用来阅读、思考和实践相关领域的知识 , 半年之后 , 你不用问我 , 也会自己找到答案 。
推荐阅读
- 张文宏张文宏:复课后做好基本防护,不必过度担忧或盲目恐惧
- 张文宏:月亮撞地球般的恐惧不可取!做好基本防护 不必过度担忧
- 疾控专家: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工作场所不必戴口罩
- 香港振聋发聩!香港多本书籍还原修例风波真相
- 小阳台变大花园!读懂这9本书你也可以是大神
- 特朗普美二季度GDP难逃暴跌 特朗普要终止一些不必要法规
- 『发声』吴宗宪为罗志祥发声 称9年感情不必诅咒蔡澜竟也支持猪
- 【王诗农】精神上的贵族!他为何将父亲王诗农称为是一本书
- 『十本部落战阵型』原来河南人最爱读这十本书
- 张文宏、蒙曼、郎朗……他们各推荐你看哪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