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妈妈日记】从内容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角度解析《何以为家》的教育意义( 二 )


这些孩子没法选择自己出生的父母和家庭 , 出生后还被生自己的人随意或安排生活和命运 , 生而不养 , 养而不育 , 多么令人痛心!
精神层面:赞恩从不被爱到感受爱 , 进行了灵与肉的救赎 。 一个家没有爱 , 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空壳 。 但一个家有爱 , 对孩子来说不仅是温暖的港湾 , 还是前进的力量 。
赞恩看到萨哈出嫁 , 生气地离开自己的家庭 。 12岁的他 , 走在街上迷茫且无助 , 孤单又饥饿 。 所幸 , 赫拉收留了他 , 给他洗头 , 给他做饭 , 介绍他给自己的儿子 。 其实赫拉经济情况比赞恩家更差 , 住在救济棚里 , 还靠领救济粮生活 。 平时上班带着孩子并藏好孩子 。 尽管如此困难 , 赫拉这位单亲妈妈还是收留了赞恩 , 第一次让赞恩感受到家的感觉 , 感受到爱 。
【尼莫妈妈日记】从内容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角度解析《何以为家》的教育意义
文章图片
好景不长 , 赫拉因为失去工作再也找不到工作而消失不见了 。 不过被爱过的赞恩并没有丢弃赫拉的儿子 , 还带着这位小弟弟去领救济金 , 拖着他去赚钱 。 尽管被欺负 , 被嘲笑 , 他赚到钱第一时间就是给弟弟买需要品 。 他本可以卖掉弟弟换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但他没有 。 那时候 , 赞恩比之前更成熟了 , 更强大了 , 也更有希望和动力去面对未来的生活了 。
不可否认 , 他是善良的 , 也不可否认是赫拉的爱促使他成长 。 因为在赞恩绝望的时候 , 赫拉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爱 , 让赞恩再次恢复对生活的希望 , 使得赞恩坚强地走下去 。
如果没有赫拉 , 赞恩可能最后还是会回到原生家庭中 , 背负着家庭的重担 , 在妹妹被迫出嫁的时候经历一次又一次心灵上的煎熬 。 这样的环境下 , 他很大可能会像父母那样麻木不仁 。 但是赫拉的出现这个小插曲 , 让赞恩真正地感受到爱 , 感受到自己家庭的不正常 , 为后来勇敢控诉父母的不负责任增添了底气 。
这就告诉我们 , 一个家庭没有爱会使人人都如同在地狱 。 一个家庭如果有爱 , 孩子与父母们一起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 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 , 困难不仅可以迎刃而解 , 孩子们还能获取爱 , 更能获取面对未来生活的底气 。
社会层面:赞恩在贫穷的社会中 , 与其说对现实生活绝望 , 不如说对自己那安于现状、麻木不仁的父母绝望 。 社会中 , 贫穷不是过错 , 压力大的生活也不是过错 , 父母们''生而不养''的行为仅仅是父母们的不作为 。
赞恩父母被控诉的时候依旧觉得自己没有错 , 因为自己以前就是这么过来的 。 的确 , 赞恩父母也是社会的受害者 , 房东也是社会的受害者 , 在他们残暴和麻木的背后是隐忍的痛苦 。 但是为人父母的他们不做出改变现状的努力就是不作为的表现 。 赞恩在感受到赫拉的爱之后 , 越来越明确地感受到父母不够爱自己儿女的行为 , 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 , 因为他们一直在复制上一代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 。
【尼莫妈妈日记】从内容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角度解析《何以为家》的教育意义
文章图片
【【尼莫妈妈日记】从内容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角度解析《何以为家》的教育意义】虽然说赞恩故事背景发生在贫困地区 , 但是在经济情况并不差的地区里 , 依旧存在父母''生而不养''这样不作为的行为 。 一个是明显的不再抚养孩子 , 一个是只管孩子吃喝和成绩 。 这些父母如此做 , 都是说因为生活压力大 , 顾不上孩子 。
何以为家?社会上许许多多孩子都渴望一个幸福美满的家 , 但是父母们因为工作无暇陪伴自己 , 常常回到家就是看着手机 。 孩子们渴望有一个家 , 但是父母们将孩子私自送到陌生人里抚养 。 这些种种现象 , 敢问孩子们的家到底在哪里?究竟是社会的错还是父母的错 , 亦或者是自己的错?如果赞恩父母能像赫拉一样与生活的不公平稍微搏斗一下 , 不是用脚链捆住最小小孩子 , 不是让女儿作为工具卖出去 , 不是用暴打教育孩子 , 赞恩都不会对生活那么绝望 。 如果每位父母 , 肯改变一点点受曾经经历影响的教育方式 , 生活就会有些不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