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评论』搅局者财新:激进舆论下专业主义的矛与盾( 四 )


财新采访人员在朋友圈抒发职业感想提示了另一个危险 。
这个危险不只是朋友圈作为公共发言 , 早已在法律上有定论 , 在自由心证上也要作认同处理 。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层意思 , 就是新闻与舆论的差异 。 采访人员为稿件努力 , 而大众受舆论影响 。 稿件本身可以成为舆论的一部分 , 但也可以成为舆论的“敌人” , 在这一生成原理上 , 请复习一下勒庞的学说 。
李海鹏在评点财新的最新遭遇时 , 指出了大众舆论与编辑部之间的张力 。 形势也许没那么坏 , 毕竟舆论是善变且善忘的 , 在触发其爆发的按钮前 , 击鼓传花 , 过客匆匆 , 少有霸主 , 这为正派的传播留下了余地 , 所以情况及趋势并不总是那么坏 。
正如鲍毓明案的舆论显示的那样 , 新闻专业主义的坚持和倡导 , 受到了大众意志的审读——相比其他的审视模式 , 这种审阅更加日常化、无孔不入 , 几乎在所有新闻事件上都体现出来 。 这种大众审读 , 以其毫无必要的狂热见长 , 不仅会产生压迫感 , 反噬大众利益 , 也腐蚀所有的舆论中人 。
最后强调的是 , 在鲍毓明案中 , 女孩是受害者 , 她卷入了一种无法自主、也无望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关系 。 鲍毓明无论以什么方式结识她及其母亲 , 都无改其动机上的疑点 。 在争论罪与非罪的快速进程中 , 他的社会性死亡已经拉开序幕 。 不过 , 考虑现有的司法实际 , 对他的定罪量刑面临较高难度 , 犯罪证据必定受到二人关系的牵扯 。 采信证据时如何稳定地倾向于“疑罪从有”原则 , 仍取决于案件决策者的决心 。
现有的信息集中在舆论层面 , 事实稀缺 , 信息严重不对称 , 舆论领先于新闻 。 官方掌握最多最全的信息 , 至今守口如瓶 , 最后如何透露、透露什么、透露多少 , 估计都会与定性、定论挂钩 。
受害者的代理律师的意见 , 基本上点明了本案的难点与关键 。 如果站在鲍毓明的角度反着看 , 就能理解它未来的走向 。 是否构成特殊的关系 , 左右着罪与非罪的进展 。
因为不是说案件本身 , 是说舆论 , 此处就不展开了 。
但正像已经展现的舆论景象 , 案件激发出的那些 , 观念纷争、舆论制造的手法、内容农场与机构媒体的关系 , 人的现实感与心底的波涛等 , 三观在生存驱动型命运下的破碎及个人化改造修补 , 都逼迫众人重新审视人际关系 , 修改社交连接 。
一点感慨:人们不再望向同一个方向 , 因为他们不再拥有同样的行程 。
题图当代水墨 , 作者:秃头倔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