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从鄙视链低端到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是怎样一步步逆袭的( 二 )


此言不虚 , 至少是在富士康的事情上是这样的 。 而事实很快证明 , 郑州市政府“赌”对了 。
【郑州】从鄙视链低端到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是怎样一步步逆袭的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郑州市统计局 制图:搜狐城市

富士康落户郑州一年后 , 5.25万名员工入驻园区 , 其中约8成员工是河南籍 。 2011年郑州出口额猛增178.8% , 此后更是不断上涨 。
在富士康厂区落成后的第二年 , 郑州的产业结构一改重工业占比较大的局面 , 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高速增加 。
2013年 , 河南进出口额也一跃成为中部六省之首;2016年 , 河南省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 全国排名第10位 , 也是河南省首次跨入全国前十 。
如今 , 郑州富士康生产线超90条 , 若全力运转 , 每天能生产50万部iPhone 。 郑州制造的iPhone占到了全球产量的5成 , 成为名副其实的“苹果城” 。
……
而事实上 , 郑州如此“不择手段”拉来富士康只是其逆袭之路上走的险棋之一 。 它从担负起省会重任时的后进生到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 可以说每一步都踩到了经济发展的节奏上 。
因铁路而兴的城市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 河南的古都有很多 , 而轩辕黄帝出生地郑州就是其中之一 。 但是出道即巅峰的郑州却在今后5000年的发展史上逐渐失去了存在感 , 常年被盛世之都洛阳、开封压制 , 处在河南古都鄙视链的低端 。 到了1948年被解放时 , 郑州还只是郑县 。
那么 , 命运的天平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偏向郑州的呢?
【郑州】从鄙视链低端到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是怎样一步步逆袭的
本文插图
地图来源:Google earth 地图编辑:搜狐城市

中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 , 而黄河的变化又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命运 。
从现在的地图看 , 黄河沿岸洛阳、郑州、开封三城与黄河的距离相近 , 且郑州“天下之中”的位置更加明显 。 但实际上 , 这是黄河经过多次改道后的结果 。 在未南侵之前 , 黄河在流过洛阳 , 流经郑州之前便向东北奔向濮阳 。
由于距离黄河更近 , 加上处于中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的辖制位置 , 洛阳在周朝时便成为中央政权的都城 , 到了唐朝以东都达到鼎盛 。
随着唐的衰落和中国东南部的逐渐崛起 , 和东南部距离更近成为了开封的优势 。 加上其自身“四水贯都” , 水系发达 , 可作转运之用 , 开封在宋时成为中央王朝的都城并达到极盛 。 此后数百年 , 即使宋朝消失 , 开封大部分时候都作为河南的省会存在 。
但是 , 随着黄河的不断泛滥 , 黄河泥沙也把开封附近肥沃的平原农地盐碱化 。 清朝时 , 开封到了“昔之饶腴裕,咸化碱卤”的地步 , 莫说作为全国首都 , 作为一省省会都相当艰难 。 而近代火车的开通 , 彻底把开封的运势拉到了郑州 。
清朝末期和民国年间 , 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于郑州 , 让郑州一下成为了河南的绝对交通中心、地理中心 。 于是 , 解放之后河南省省会短暂定于开封6年后 , 于1954年迁往郑州 , 郑州从此开启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
因铁路成为省会的郑州 , 又因铁路之便积累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桶金 。
早在1918年 , 郑州就因“地当中枢 , 陕西、山西两省所产棉花之由彼东下者 , 为数甚巨;且其地介于京汉、陇海两路线之间 , 东西南北四路畅运 , 交通便利”被穆藕初选定为豫丰纱厂驻地 。 纱厂建成后 , 生产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 。 纱厂开工不到一年 , 郑州成为战场 , 豫丰纱厂随即陷入困境被迫拆迁 。
新中国成立后 , 1951年 , 国营郑州棉纺织厂在原郑州豫丰纱厂的旧址上改建成立 。 1953年 , 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全国财经会议 , 确定了在京广线沿线及以西靠近产棉区的北京、西安、郑州、石家庄4个地方同时发展纺织工业 。 这4个城市 , 加上原有的邯郸、咸阳两地 , 后来被称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