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浮云忽以蔽,不见渔阳城,诗中议论如何做到不着色相?( 二 )
历经梁陈隋唐的 , 有一首《蝉》:
垂緌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
这是一首咏物诗 , 前两句是描写 , 后两句是抒情与议论 。这又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明明是写某物 , 但是又似乎是在写人 。这是咏物诗词常见的手段 。
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廉洁、清高、悲哀的品格 。《唐诗别裁》中评价:咏蝉者每咏其声 , 此独尊其品格 。
可见这首诗不是议论蝉的声音“居高声自远” , 而是指人的好名声“居高声自远” , 这种名声不是借助“秋风”、更不是借助于身份与职位的高贵 。
这种借物喻人的寄托之作 , 也可以看作不着色相的议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纪晓岚的评价
简单来说 , 含蓄不点破就是不着色相 , 当然这个“不着色相”也有深浅的不同 , 例如王安石有一首诗 , 《登大茅山顶》:
一峰高出衆山颠 , 疑隔尘沙道里千 。俯视烟云来不极 , 仰攀萝茑去无前 。人间已换嘉平帝 , 地下谁通句曲天 。陈迹是非今草莽 , 纷纷流俗尚师仙 。
前四句写景 , 后四句议论 , 大意是王安石不信神仙 , 因此在5、6句说 , 迷信的秦始皇已经入了土 , 大茅山中的通天谁曾经去过呢?古迹已经成了草莽之地 , 是是非非都已经过去 , 如今的人们却都跟着崇尚学仙 。
纪晓岚在评价这首是的时候 , 顺便把别人对于这首诗的认识也批评了一番:
二冯讥此诗为史论 , 太刻 。必不容着议论 , 则唐人犯此者多矣 。又:宋人以议论为诗 , 渐流粗犷 , 故冯氏有史论之讥 。然古人亦不废议论 , 但不着色相耳 。此诗纯以指点出之 , 尚不至于史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纪晓岚认为 ,二冯(冯班兄弟)认为这首诗时史论 , 未免太苛刻了 。假如不允许议论 , 那么唐朝人犯议论之病的现象就多不胜数了 。只不过宋朝人喜欢在诗中多加议论 , 因此冯氏有“史论之讥” 。
纪晓岚说 , 古人不是不写议论 , 只不过“不着色相耳” , 王安石这首诗在后半部分单纯的议论 , 还不至于是“史论” 。
纪晓岚还说:
凡初学为诗 , 须先有把握 , 稍涉论宗亦无妨 。久而兴象深微 , 自能融化痕迹 , 若入手但留连光景 , 自托王孟清音 , 韦柳嫡派 , 成一种滑调 , 即终身不可救药矣 。
初学诗的人 , 在诗中有些议论不要紧 。时间长了 , 习惯情景交融之后 , 自然能够明白如何融化议论的痕迹 。
但是初学者一开始就单纯写景 , 自认为和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一派 , 那么很容易滑向另一种极端 , 不懂得议论 , 这就终身不可救药了 。
【「宋词」浮云忽以蔽,不见渔阳城,诗中议论如何做到不着色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结束语
诗主性情 , 多以写景衬托情感 , 干巴巴的议论最惹人讨厌 , 因此议论之语写好就比较难 。
最好要么带着情感(长使英雄泪满襟)、要么带有哲理(只缘身在此山中)、要么含蓄而有深意(不见渔阳城) 。
所谓的融化痕迹 , 一个是含蓄不露(不见渔阳城) , 一个是情语景语相融(隔叶黄鹂空好音) 。
王国维说过 ,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善于使用相关的意象 , 注意修饰语与中心语的配合 , 同样能够传达情感和自己的态度 , 如:古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
推荐阅读
- 「行为」肥胖迷惑行为:狂吃肉的不见胖,不吃肉的反而胖了
- 大人■《小王子》:很多美丽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 「今日趣闻」36岁李宇春终于开窍了,“爷们气息”消失不见,满屏都是女人味
- 黄维德@还记得《琅琊榜》里的誉王吗?好久不见,他留长发戴眼镜变油腻了
- [中年]女到中年,“不做三爱”,“不说三话”,“不见三人”,说的是什么?健康女人,记住这几点!
- 火爆新闻■赵薇真不适合“扮嫩”!穿粉裸肩裙不见少女感,反而暴露肩宽缺陷
- 健康小讲堂@螨虫以什么为食?不管是否想到,对健康的威胁,别视而不见
- 「健康」舌头无故发麻?或是身体发出的异常“警示”,别视而不见!
- 情感■有一种爱,想而不见,爱而不得,却牵挂一生!
- 城市@《看不见的城市》看不见的风景决定了看得见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