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退保维权是馅饼还是陷阱?一个维权案催生一条产业链 退保成功收30%佣金( 三 )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 , 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是在被忽悠之下 , 稀里糊涂地买了保险 。 日后想吃后悔药 , 办法就是选择退保 。
“现在有些投保人糊里糊涂地被骗退保 , 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投保利益等内容不明白 , 认识不清 。 糊里糊涂退保 , 源于糊里糊涂投保 。 ”杨兆全表示 。
不过 , 对于代理退保的组织或个人来说 , 退保并不是糊里糊涂 , 而是有满满的套路 。
“保险不骗人 , 但是人骗人 。 当初套路别人 , 也会被别人套路 。 ”一位保险业人士表示 。
上述保险业人士透露 , 很多保险代理人在销售保单时 , 会用误导、诱导、夸大保障收益、送礼、返佣甚至垫资等方面让保险消费者签下保单 , 有的甚至代办投保手续或代签保单 。 种种销售误导行为 , 也是当前保险纠纷和投诉的一大主因 。
一位寿险公司人士表示 , 一些保险产品的条款表述很复杂 , 尤其是健康险产品 , 代理人在销售产品时对于售前须知、特别约定、除外责任等未对消费者明确告知 , 也为日后纠纷埋下种子 。
银保监会公布的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显示 , 人身险的销售纠纷 , 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8.05% , 主要反映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未充分告知解约损失和满期给付年限、承诺不确定利益的收益保证等 。
充分利用监管部门对于保险公司销售误导的监管措施 , 正是很多代理退保中介能够为消费者争取到全额退保的“奥秘” 。
《财经》采访人员浏览淘宝和闲鱼发现 , 这些代理退保中介强调 , 对销售误导维权 , 可以全额退保 。
「财经杂志」退保维权是馅饼还是陷阱?一个维权案催生一条产业链 退保成功收30%佣金
本文插图

杨兆全指出 , 这些代理退保中介利用保险销售、保险监管上的漏洞进行退保实则是一种“钓鱼维权” 。
据了解 , 代理退保中介在接单时 , 都会详细向消费者了解 , 当初购买保险产品时 , 保险代理人是否对其做了一些承诺 , 是否有夸大保险责任或者保险产品收益的情况 , 有无承诺返佣等等 。 如果确认存在这些销售误导行为 , 甚至有一些代理退保中介还会刻意引导消费者编造保险代理人销售误导的情节 , 然后投诉程序开始启动 。
一位处理过多起退保纠纷的人士透露 , 很多保险公司确实在销售误导等方面存在一堆瑕疵 , 只要在退保申请书里把这些事实列明 , 再打银保监会的12378消保热线投诉 , 一投一个准 , 保险公司基本上就会乖乖就范 。
【「财经杂志」退保维权是馅饼还是陷阱?一个维权案催生一条产业链 退保成功收30%佣金】向监管部门投诉成为顺利退保的“利器” , 一个原因在于投诉率是保险公司的重要考核指标 。 重视消费者投诉 , 亦是监管部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
今年3月起施行的《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规定 , 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健全消费投诉处理考核评价制度 , 将消费投诉以及处理工作情况纳入各级机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并在各级机构高管、机构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人员的薪酬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设定合理考核权重 。
在闲鱼和淘宝上 , 一些卖家贴出的保险消费者投诉处理确认单上 , 显示了向某地银保监局反映业务员销售问题 , 经由保险公司与消费者协商 , 退回了保单解约金 。
在投诉确认单上往往还有一行文字:消费者需要承诺不对外宣传相关投诉处理的内容 , 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投诉考核 , 成了悬在保险公司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杨兆全认为 , 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产品时 , 要将信息充分告知投保人 , 做到信息透明化 , “投保利益是什么、有哪些风险、每年度如何续费 , 退保手续如何办理 , 退保有什么损失等等 , 都要充分向投保人告知 。 ”
退保黑产的出现 , 是从第三方来倒逼保险公司和保险销售人员严格规范销售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