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的尾声」正直的“治盛”,台谏们陪赵祯度过的漫长岁月( 二 )


二、真宗时期:谏院出现
宋真宗天禧元年 , 在原本“宪台”(御史台)的基础上 , 宋真宗设立谏院 , 以给“直言、正言”的言官赋予存在地位 , 这是“台谏”的最早形态 。 宋真宗在建立谏院之时 , 身体已经每况愈下 , 朝内权相纵横 , 后宫刘娥又欲重塑“二圣”之风 , 年幼的宋仁宗未来权力交接成为隐患 。 所以谏院是“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一次进步 , 也是宋真宗为了制衡各方权利的无奈之举 , 但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 因为谏官之风的兴起 , 从最早寇准的耿直 , 再到后来范仲淹等人请求刘后的还政 , 的确顺利让仁宗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

「纪元的尾声」正直的“治盛”,台谏们陪赵祯度过的漫长岁月
本文插图

三、以“台谏”为朝廷的根基
宋仁宗时代的“台谏”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 , 例如范仲淹和韩琦 , 他们最早是谏官出身 , 到了后来 , 还成为了北宋对抗西夏的主要军事领导 , 这就说明了宋仁宗对于谏官的看重更大于单纯的宰相职位 , 不论是国内的武官 , 还是宰执 , 宋仁宗都把“台谏”当成政治发芽的培养池 , 因此台谏地位和发展到了宋仁宗时期达到极致 , 而北宋中后期耳熟能详的朝廷重臣 , 几乎都是宋仁宗时期进入“台谏机制”镀金的官员 。 所以南宋吕中的《大事记》所说:“台谏之职 , 在国初则轻 , 在仁宗之时则重;在国初则为具员 , 在仁宗之时则为振职” , 是有着很贴切的时代特征的 。 全方位监查 , 专政的终结者(二)
“台谏”的顶峰效果是相权的忌惮 , 朝廷内部乱象的终结 。 仁宗朝的谏官们可谓是前赴后继 , 因为皇帝的看重 , 他们不惧怕利益团体的威慑 , 反而主动出击 。 正如《宋史》所言:“纠察官邪 , 肃正纲纪 。 大事则廷辨 , 小事则奏弹” 。
如庆历年间 , 以欧阳修和有着“第一谏臣”之称的蔡襄等人进谏弹劾当时的参知政事王举正 , 导致王举正被罢相外放 , 由此可见 , 谏官们的力量已经不仅仅是点醒皇帝 , 而是可以干涉重大的政治事件了 , 但所幸的是 , 正义是站在欧阳修一方 , 罢王举正并非是意气用事 。 那么除了宰执之外 , 重要官员也难以逃过谏臣们的监察并且随之弹劾 , 如庆历年间 , 包拯弹劾当时的“江南西路转运使”王逵 , 称其“不顾条例 , 苛政暴敛 , 全无畏惮” , 又如皇祐三年 , 包拯带头弹劾当时的张贵妃的族伯张尧佐 , 因为他借助皇戚的身份迅速升迁 , 但实际德不配位 , 因此不仅没有迎来百官的讨好 , 反而在弹劾之风 , 台谏之风盛行之下 , 被“庆历士风”养出的一大批正义官员连续攻击 。 所以仁宗朝的谏官是难得的 , 到了后来 , 仁宗朝以包拯、欧阳修为首的谏官们 , 弹劾的官员 , 从中书门下到各部或基层官员不等 。 可见监察范围之广 , 仁宗所鼓励的“台谏”风潮之旺盛 。
对于官员是弹劾 , 那么对于皇帝则是“谏言” , 实际意义和弹劾无差 。 仁宗谏官 , 说起道理来 , 连皇帝也是不放过 , 如著名的“包拯三谏仁宗” , 其中就是以“张尧佐”一事不断进谏仁宗 , 指出张尧佐德不配位的问题 , 到了后来 , 宋仁宗都没有办法反驳 , 只能顺了包拯的意思 , 降低张尧佐的职位 。 这并不是指宋仁宗忌惮言官 , 反而其自身更愿意被言官所管制 , 由此一来 , 便可自律己身 。

「纪元的尾声」正直的“治盛”,台谏们陪赵祯度过的漫长岁月
本文插图

台谏盛行的政治根源
一、台谏官员品性正直不已
台谏的群体在宋仁宗时期便是正义的化身 , 他们难得“为公理而发声” , 于是便不惧奸邪小人 。 如包拯之流 , 对于不当之事毫不避讳 , 更是迎难而上 , 从官员到皇帝 , 他只说道理 , 不看身份 。 出了包拯之外 , 范仲淹 , 欧阳修 , 蔡襄等人更是如此 , 他们之所以走上前台 , 就是因为这种刚正不阿的品性被仁宗所看重 , 也因为这种风气的“被支持” ,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正义”而不是“利益” , 于是宋仁宗时代 , 才得以有着如此流行的台谏之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