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的尾声」正直的“治盛”,台谏们陪赵祯度过的漫长岁月


引言:
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氏”是他所不喜的 , 郭皇后对于仁宗早期的生活 , 无疑是刘后摄政下的一种监视手段 。 新剧《清平乐》中 , 宋仁宗就“废郭后”一事 , 召集言官与朝内大臣辩论并拿出结果 , 虽然后来台谏官员们败给了吕夷简等人 , 可这件事件的真实层面上 , 也可令人发现宋仁宗对言官态度的重视和依赖 。 恰好明道二年后 , 是北宋台谏官员地位达到最高之时 , 台谏官员是一个秉性相近的“君子”团队 , 他们刚正不阿 , 挽救积弱的北宋 , 以至于后来 , 他们能够实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名 , 为言官的历史画上厚重的一笔 。 真理的觉醒 , 仁宗能力的补充(一)
【「纪元的尾声」正直的“治盛”,台谏们陪赵祯度过的漫长岁月】“言官”自古以来都是风险较高的官员群体 , 他们的存在往往都代表着统治者失当的一面被揭露 。 但由于他们本性的“直率” , 言官们愿意承担风险 , 冒死进谏 。 北宋早期的言官发展是坎坷的 , 这是皇帝的执政基因和外部条件所导致 , 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所言:“谏官废职 , 制诏有所未当 , 给事中不敢封还驳正” 。 因此言官真正发挥作用 , 更多还是在于宋真宗后期病重的阶段 , 刘后摄政 , 皇帝便分权给“士大夫” , “台谏”们制衡后宫和相权 。
从官员风格上来说 , 寇准可以说是谏官们的楷模 , 在真宗后期 , 刘娥权柄持续加重 , 宰相寇准时常大骂皇后刘娥 , 毫不忌讳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范仲淹、曹修古之辈更是要求刘娥“还政” , 因此 , 这个时期的言官已经成长为“自觉进谏” , 甚至干政的地步 , 所幸 , 仁宗时代的谏官 , 几乎品性都是一等一的君子人物 , 谏言不为私欲 , 仅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仁义道理” 。 那么在刘娥去世后 , 仁宗大权回归自己手上 , 在对待“御史台”还有“谏院”两个言官机构的态度上 , 就是以大力扶持为主 。 宋仁宗为君风范更似唐太宗 , 愿意纳谏 , 虽然宋仁宗没有唐太宗的雄才伟略 , 但也正因为他能力的不足 , 仁宗懂得“放权”给这群心中信奉“家国真理”的言官们 。 明道年间 , 是谏官正式迈过“实习期” , 成为宋仁宗治理国家的重要辅助力量 , 这其中也有许多崭新的血液 , 成为后来的“宰相”以及各职的核心官员 , 例如庆历新政的首领范仲淹 , 又例如数朝臣子的文彦博、韩琦等 。

「纪元的尾声」正直的“治盛”,台谏们陪赵祯度过的漫长岁月
本文插图

那么以此来看 , “台谏”群体在仁宗时代进入黄金期 , 从“废郭后”一事 , 再到后来的“争水洛城”一事 , 台谏逐渐成为相权的制衡者 , 台谏群体更有利于仁宗发现真理 , 这是宋代帝皇向往“道理”大于“心情”的一次觉醒 , 也被后世人称仁宗朝有着“三权分立”的雏形 。 因此《邵氏闻见录》有言:“仁宗以微物赐僧 , 尚畏言者 , 此所以致太平也” 。 宋仁宗自己扶持起的言官群体 , 即是他能力的补充 , 也是他为自己“三省己身”的镜台 , 这成为他“仁政”的核心 , 颇有唐太宗“以人为镜”之风采 。 “台谏”自北宋太祖到仁宗的发展过程
台谏 , 顾名思义是“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 , 其代表了检察官和言官的共同职能 。 北宋早期谏院还是未存在的 , 加上对外战争 , 皇帝对官员的倾向 , 文官言官往往都是空壳摆设 , 例如《宋史》中 , 在建隆年至景德年 , 武官的出场率远远高于文官 , 文官时代地位处于缓慢生长 。
一、太祖、太宗时期:御史台
太祖时代的言官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 这根源在于赵匡胤的武将出身以及对文人抱有一贯的“轻视”心态 , 所以御史台的言官甚少干政 , 也没有空档插手 。 到了宋太宗时期 , 才开始重视言官的地位 , 这和宋太宗建立自己的政治力量有关 , 与加大科举的录取有着相关联的政治作用 。 如《玉壶清话》所述:“太宗推敦台宪 , 动畏弹奏” 。 说明了在统治者眼中 , 言官不再是摆设 , 但言官在这个时期的总体地位依旧不高 , 根源还是在对辽战争的连续不断 , 言官也根本不可能用字用句去左右两国战争或者监查武将 。 所以宋太祖 , 宋太宗时期 , 言官正是缓慢地成长着 , 等待着“重文抑武”真正的到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