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做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感受?能改变困境吗?( 二 )


到了下次约定的时间 , 她失约了 , 倒是她母亲出现在诊所里 , 问咨询师:“我女儿都说了些什么?”咨询师说:“你可以去问她 。 ”母亲说:“她什么都不肯告诉我 , 只说 , 咨询师光是听 , 而且只肯听一小时 , 我找个朋友 , 还可以随便谈它三五个小时 。 ”
如果她只是哭诉 , 咨询师就只能当一双好耳朵 , 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 。
他必须等待 , 等待一个时机 , 等待一个“入口” , 等待她过了最初的宣泄阶段 , 做好领悟的准备 , 等待她开始投入 , 才能陪她慢慢地成长 , 慢慢地改变 。
如果治疗关系在起点时就中断 , 那就只能是一次失败的咨询 , 来访者没有收获 。
心理咨询不像内科看感冒 , 一剂下去药到病除 。 一个最简明的短程治疗 , 也需要8~10次 , 每次50分钟 。
除了时间 , 还需要经济上的准备 。 目前收费不一 , 咨询机构大多1小时400-800元左右 。
不同于与朋友间的倾谈
情绪不好时 , 我们也会与亲密的朋友做一番倾心交谈 , 经常也有很好的效果 。
心理咨询中那种亲密信任的关系 , 有时与朋友的感觉非常相似 , 但不完全一样 。
你的种种感受与看法 , 会受到咨询师完全地接纳与尊重 , 你的隐私 , 绝对受到保密;咨询结束 , 关系立刻中断 , 没有任何牵扯——这会为倾诉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 。
咨询师的话 , 经常与朋友的话很不一样 。
假如有一个人告诉咨询师:“我想自杀 。 ”
他不会说:“千万别 。 ”
他可能与你讨论:怎样的自杀方法比较快乐?如果自杀了会解决什么问题?留下什么问题?除了自杀还有别的解决办法吗?在这种完全被接纳的自由讨论之后 , 来访者可能就领悟了自杀这个行为背后他想要表达的内容 , 被倾听和理解之后 , 大多数想要自杀的来访者就会放弃自杀的行动了 。
如果有一个人告诉咨询师:“我与一个妓女发生了关系 , 我很害怕感染艾滋病 。 ”
咨询师不会简单地说:“赶快去做检查吧!如果是阴性就没事 , 如果是阳性得赶快治 。 ”——那来访者就被咨询师推进一个更大的危机里了 。
咨询师应该预先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 , 并帮来访者做好相应的心理预备:感染的危险到底有多大?来访者有没有足够的支持系统来度过危机 , 比如 , 婚姻是否幸福 , 有没有可靠的朋友?他的经济状况如何?一旦查出阳性能不能承担医药费?如果是阴性 , 他是否正处于一种危险的生活方式中……
很可能不会让你一直感到满意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一种误会 , 以为就像咨询师和来访者坐在一起分糖果 , 你好我好大家好 。
其实 , 有些时候 , 心理咨询也是很痛的 , 咨询师不会永远让你感到高兴 , 体验痛苦在心理咨询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因为症结往往是在那里 。
此外 ,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 就是讨论与咨询师的关系 。
不少来访者 , 在咨询过程中对咨询师产生了意见 , 比如认为咨询师对他不够关心、对医生的某些言行感到愤怒 , 但却不敢暴露出来 , 怕把咨询师得罪了 。
这样一来 , 互动受到阻碍 , 治疗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 其实 , 这些感觉非常重要 , 要随时让咨询师知道 , 以此来调整你们的关系 。
一个咨询师 , 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来访者
每个咨询师都有他最适合的来访者 , 一位咨询师就曾说:“我最适合那些与我有相同心理问题的来访者 。 ” 就像两个物体 , 震动频率越接近 , 就越容易产生共鸣 。
理想的咨询就像谈恋爱 , 要双方都找到感觉 , 在同一频道互动 , 影响才会真正发生 。 所以 , 你在选咨询师 , 咨询师也在选择来访者 , 当然 , 一个咨询师的技术越成熟 , 经验越丰富 , 适合的范围会扩大 。
如果一个咨询师非常适合你 , 那是一种机缘;如果他没有接受你或你没有接受他 , 不一定是谁的错 , 也许只是频道各不相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