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疑遭性侵养女引争议 媒体:为何受害者也要求完美( 三 )


正是在这样的差异中 ,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女性遭遇性骚扰和性侵犯时 , 许多男性的冷漠、质疑、嘲讽和傲慢 。 在其背后所体现的既是现代最基本的性别意识的匮乏 , 也是对于他人遭遇不幸时失去了某种本应该超越诸如性别、种族和地域等有限范畴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
【男性】疑遭性侵养女引争议 媒体:为何受害者也要求完美
文章图片

当我们看到各种文章或批评、或义正言辞地要求“完美受害者”而忽略了性犯罪案件中最重要的问题时 , 我们发现他们所产生的、认同的往往是作为男性的施害者 。 这仿佛就是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者劳拉·穆尔维在讨论电影中的“凝视”(gaze)时所发现的现象 , 即作为观众的男性往往通过与屏幕上的男主角产生认同 , 来凝视和消费女性 。 在此 , 女性成为某种被动的客体 , 承载着前者的想象甚至意淫 。
却并非一定能呈现真相
这一模式我们在许多报道此次鲍毓明事件的新闻中都能察觉一二 , 即其中充满了男性的窥视欲以及由此所想象和建构出的一幅活色春香之图 , 满足了男性社会的连接与其意识形态的再生产 。 当许多评论者以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来比附鲍毓明与李星星之间的关系时 , 背后显露出的不正是这样一种男性的集体看似“无意识”的欲望的诡辩?
而遭遇着性侵犯的女性也再次成为男性想象和意淫中的受害者 , 从而也就削弱了人们对于性犯罪的重视和真实性的肯定 。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诸多性骚扰甚至性侵犯而毫无意识时 , 这不仅仅只是性教育的缺失所致 , 也在某种程度上显露出性/别制度本身所赖以支撑其运作的男性群体的“隐秘”联结手段 。
【男性】疑遭性侵养女引争议 媒体:为何受害者也要求完美
文章图片

《洛丽塔》 ,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主万,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2月
根据媒体报道 , 鲍毓明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因其律师身份而关注过性侵女性的法律问题 。 当此事曝光 , 人们在惊讶的同时也只是认为他再次验证了那个颇为古老的情节 , 即“男性+钱+权+色”的陈词滥调 。 当福柯讨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性经验时 , 他便指出 , 伴随着人们对性的关注越来越多 , 性开始被各种规范和权力掌控的状况也就越来越主流 。
【【男性】疑遭性侵养女引争议 媒体:为何受害者也要求完美】然而这一问题并非仅仅只出现在现代 , 就如列维-施特劳斯在讨论人类原始的亲属结构和权力模式时便已经发现 , 女性与其(能够进行人的再生产的)性资源可以成为流通和交换的货币 。 对女性与其性的掌控 , 便是性别、权势和身份的象征 。 当一些媒体揭露出存在于当下社会中一些有权有势的男性通过“领养幼女”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时 , 这一看似古老的恶行也依旧无声无息地蔓延至今 。
李星星曾两次报案 , 但都被以证据不足而撤销 。 就如许多报道所发现的 , 由于鲍毓明本身的法律知识以及其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 , 使其有一套完整的说词来面对法律的调查 。 而也正是他的这一自信 , 让许多人宣称只有遵循法律的程序才能评判鲍毓明的行为 。 然而就如麦金农所指出的 , 原本就受制于社会性别制度的法律或许难以真正地弄明白女性在此类事件中的遭遇 , 许多无法被“理性”和“逻辑”地言说的感觉、羞愧、恐惧和无奈也因此被排除 。 这很可能让法律最终难以达到实现正义的目的(著名导演波兰斯基的逃脱 , 不正是最典型的案例?) 。 除此之外 , 法律是社会的最后底线 ,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 , 它并不能作为判断一件事情最合适的标准 。
围绕着此次鲍毓明案件所形成的各种观点 , 其实也展现着当下我们自身对于性/别的意识与反思程度 。 在各种看似微妙甚至撕裂的对立中 , 我们都受制于其中 , 一方面是为其所教育和规训的性别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言说和实践 , 或巩固旧有的规则 , 或批判甚至推翻以重建新的规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