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疑遭性侵养女引争议 媒体:为何受害者也要求完美

北京联盟_原题是:鲍毓明涉嫌性侵案:不完美的世界 , 为何要求完美受害者?)
4月12日 , 财新网刊发报道《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 , 报道从性侵嫌疑人鲍毓明角度讲述这一事件 。 其中潜藏的一个观点便是 , 指出李星星并非如此前报道中所谓的那般“无辜”或毫无自我意识 。 《财新》采访人员还根据鲍毓明所提供的李星星发给他的信息 , 指出后者对鲍也存在爱恋 , 因此也就佐证了鲍毓明自始至终所强调的、他与李星星之间是“恋爱关系” , 故不存在性侵一说 。
报道刊发后 , 引发极大争议 。 4月13日晚间 , 财新网发布官方声明 , 称报道确有采访不够充分、行文存在偏颇之处 , 已在当日撤回报道 。
近几年 ,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 涉及性骚扰、性侵和强奸等社会事件频发 , 使这一始终存在又总隐在阴影中的行为 , 一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 与其说鲍毓明事件是特例 , 不如说它其实只是这一系列层出不穷事件中又一个令人悚然的典型 。 而围绕着此次事件所产生的无论是关于鲍毓明 , 还是遭到性侵的女孩的言论、行为和形象的言论之中 , 也再次呈现出某种我们之前反复见到的摩擦、分歧和暧昧 。
对受害女孩李星星的关注 , 除了哀其不幸之外 , 围绕着她的遭遇也出现了诸多质疑 。 尤其是对某种“完美受害者”的想象 , 将她推到舆论中心 , 遭受着检验 , 也遭受着二次伤害 。 这悄无声息地转移着涉事者鲍毓明的责任 , 也映射着潜藏在性骚扰、性侵和强奸之后的性/别文化、制度以及其意识形态内的种种问题 。
背后有着复杂的权力关系
《财新》报道所引起的质疑和批评 , 最终以其发布道歉且撤稿声明完结 。 但也以《财新》这篇报道为典型 , 我们在网络以及社会场域的讨论中发现 , 这样质疑受害者的观点和声音层出不穷 。 尤其在这样的性骚扰和性侵事件中 , 许多人更是拿起放大镜来检验受害者的一言一行 , 而只要发现有任何的前后矛盾、局限或是与事实有出入 , 便怀疑和指责受害者可能存在“仙人跳”或是为了诸如金钱、利益等目的而设计陷害了(男性)犯罪嫌疑人 。
这些对“完美受害者”的想象 , 背后所潜藏着的正是我们生活其中 , 但又常因其无声无息而难以察觉的性/别制度与意识形态中的种种机制和问题 。 在诸如女性主义人类学家盖尔·鲁宾看来 , 我们所生活其中的性别制度本身是一套用来塑造男女两性、性别气质以及其性别(gender)的脚本 , 其中充满了各种禁忌与区隔、等级之分和道德预判 。 因此便出现了所谓“真正的男人/女人”这样的观念 , 以及“何谓纯洁的性?何谓肮脏、需要被排斥的性?”这一划分 。 鲁宾指出 , 在这一性别制度中 , 作为建立在性别二元本质基础上的女性 , 总是被看作是有别且低于男性的存在 , 因此对其的约束和规训也往往远严苛于对男性 。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 我们发现无论东西方的历史文化 , 都存在着对女性做“荡妇”与“圣女”的区分 。 而划分这一不同形象 , 甚至塑造某种本质的因素正是性 。 奥地利哲学家奥托·魏宁格在其《性与性格》中指出 , 当女性被看作无法脱离其自然与生物本性的弱者 , 而总是耽湎于性时 , “性”也便由此成为束缚和压迫她们最重要的手段 。 美国女性主义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也指出 , 围绕着男性利益和欲望所建构起的性别制度 , 在压迫和剥削女性的手段中 , 性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
【男性】疑遭性侵养女引争议 媒体:为何受害者也要求完美
文章图片

《性与性格》 , 作者: [奥地利]奥托·魏宁格(Otto Wengier)译者: 肖聿 , 版本: 雅众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11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