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从河西走出的"昭武九姓":走向中亚 把控丝路经济命脉

古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
「丝路」从河西走出的"昭武九姓":走向中亚 把控丝路经济命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水市出土的粟特人贵族墓葬乐伎俑
「丝路」从河西走出的"昭武九姓":走向中亚 把控丝路经济命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敦煌壁画上的张骞出使西域图
「丝路」从河西走出的"昭武九姓":走向中亚 把控丝路经济命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丝路」从河西走出的"昭武九姓":走向中亚 把控丝路经济命脉】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遗址出土的胡俑牵马木雕
「丝路」从河西走出的"昭武九姓":走向中亚 把控丝路经济命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位于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的昭武故地半个城遗址
合黎山下 , 黑河之畔 , 有一个叫昭武的村庄 , 恍若二十多世纪前月氏人孑遗人间的某个部落 , 依旧沿袭着亘古不变的地名 , 生生不息 , 源远流长 , 这个地名让人推及远在中亚的“昭武九姓” 。作此观想 , 只是耽于想象而已 , 事实上 , 此地早已物是人非 , 寻不到半点“月氏人”或“昭武九姓”的痕迹 。然而 , 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上 , 从这里走出的“昭武九姓”却留下了深远影响 。
月氏人的“昭武古城”
昭武村是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的一个村子 , 北依合黎山 , 地处黑河沿岸 , 当地人叫城河湾 。寻觅传说中的“昭武古城”已了无踪迹 , 只有村小学旁的路口立一石碑 , 上书“昭武故地” 。
月氏是西北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 , 其来源不详 , 一说是古羌族一支 , 一说是义渠西戎一支 。月氏在历史典籍中的活动 , 《史记》《汉书》记载确凿的是:“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同一时期 , 还有一个乌孙族与之共存 。他们活跃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 , 相当于秦末汉初时期 。
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风云际会的时期 。中原大地上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建立了大秦帝国;北方草原上也是一片喧嚣 , 强大的民族逐渐吞并弱小民族 , 或者与其合并 , 结成了具有奴隶制国家性质的民族联盟 , 所谓“东胡强 , 月氏盛” , 就是说这两支民族在当时的势力和影响相当强大 。东胡居东北 , 月氏居西北 , 都是北方草原上最早形成的大部落 。《汉书·西域传》记载:“大月氏本行国也 , 随畜移徙 , 与匈奴同俗 。控弦十余万 , 故强轻匈奴 。”这里说的“行国” , 按宋元史学家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的说法即:“随畜牧逐水草而居 , 无城郭常处 。”这是月氏及众多游牧民族早期的生息模式 。月氏人在匈奴人雄霸北方草原之前 , 已率先强盛起来 。这一时期匈奴的头曼单于 , 正被秦国大将蒙恬率军杀得大败而归 , 元气大损 。匈奴人为了图存 , 不得不一面对东胡屈服 , 一面对月氏退让 , 甚至为结交月氏 , 头曼单于不得不将儿子冒顿送到月氏为人质 , 这也是当时中原与草原民族通行的一种外交策略 。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期 , 游牧民族的强盛一方面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另一方面凭借强大的武力 。走向强盛的月氏人也不例外 , 黑河之畔、祁连山下水草丰茂 , 冬温夏凉 , 为其提供了天然牧场 。
月氏人善养马 , 而马匹多少又是游牧民族综合实力的象征 。这个民族能够“控弦十余万” , 所需的马匹自然不少 。《史记·大宛列传》中颜师古“正义”引康泰《外国传》云:“外国称天下三众 , 中国人众 , 秦为宝众 , 月氏为马众也 。”因为“马众” , 所以为其“控弦十余万”提供了保障 。凭借武力 , 月氏人不断征服周边的弱小民族 , 逐走与其共居“敦煌祁连间”的乌孙 , 从而成为雄居祁连山下的霸主 , 在今临泽昭武一带建起了带有国都意义的昭武城 , 又在相距百余里外的今民乐县永固一带兴建了月氏城 , 俗称东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