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

(抗击新冠肺炎)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
中新社武汉4月13日电 题: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杨程晨
重症患者转院“清零”以及江苏医疗队13日的撤离 , 意味着作为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风暴眼”的金银潭医院 , 进入战“疫”最后时间 。
@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近日 ,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在武汉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专访 。潘纯是1月27日起增援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之一 , 也是4月15日所有医疗队撤离后仍然留守武汉的20人重症专家团队中一员 。中新社发 王康荣 摄
与两个月前紧绷、肃杀气氛相比 , 现在的金银潭显得温和与“正常” 。武汉的气温已逾20摄氏度 , 准备离去的江苏医务人员在大门前合影 , 消杀人员手持设备有针对性地喷洒 , 重症集中收治的南楼五、六、七层ICU病房已没有了新冠肺炎病患 。
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 , 4月15日前 , 所有援鄂医疗队撤离 。但仍有一支20人的专家团队、作为国家专家督导组将留守 , 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 。
@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在武汉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专访 。潘纯是1月27日起增援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专家之一 , 也是4月15日所有医疗队撤离后仍然留守武汉的20人重症专家团队中一员 。中新社发 潘纯 供图
1月27日进驻金银潭ICU的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 , 便是20人重症专家团队中的一员;这其中还包括他的硕博导师——中央指导组专家、中国首位重症医学博士邱海波 。
3月底 , 虽然潘纯负责的南五病房已交由湖南队接管 , 但这并未改变他每日定时从驻地前往医院查房的习惯 。两个半月前刚刚抵达武汉时这里的忙乱场景 , 潘纯还记忆犹新 。
“早期有些惨烈 。口罩一度仅能保证南五层的医生每天8个 。”这表示 , 由武汉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尚游、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急诊科主任张伟和潘纯率领的重症增援医生队伍 , 每天仅能8人次进入病房 。“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 一旦发生 , 备用口罩就没有了或者必须用掉护士的配额 。”
@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潘纯在武汉接受中新社采访人员专访 。中新社发 王康荣 摄
临时组建的重症病房和队伍 , 物资、设备不够 , ICU专业人手严重不足 , 邱海波多次提醒潘纯“多鼓励大家” 。担心被感染、焦虑疫情“看不到头”等负面情绪在医护间传递 , 尤其源源不断地收治最危重患者 , 病死率相对其他医院高企 , 这些给医务人员信心都是不小打击 。
“没来武汉的时候 , 我们也在疑惑 , 病情怎么会这么危急、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会这么难治?”潘纯举例道 , 直到亲临治疗现场、接手一例例患者才能有体会 , 人类对于新冠肺炎的认识还十分陌生 , ARDS与传统的类型存在不小差异 。另外 , 大批病人突然涌入医院使得医务人员反应不及 。
@专访重症专家潘纯:回望最后的金银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