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楚汉争霸:为何是汉胜楚败?因为项羽偏于斗力,刘邦善于斗智( 四 )
所以 , 在以曹操为甲方 , 以孙权、诸葛亮、刘备为乙方的赤壁之战;以蜀国刘备、诸葛亮为甲方 , 以孙权、陆逊为乙方的彝陵之战的这两大战役中;
对于曹操的魏军和刘备的蜀军来说 , 战败皆不是因为军事实力的问题 , 而是因为曹操、刘备战略判断失误及指挥艺术不足所导致的失败 。
因而 , 回到主题来说 , 恰恰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 , 智慧的决策则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当然 , 果儿在这里所说的智慧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但并等于说是精神的作用决定了一切 。
果儿想说 , 智慧的力量在借助于一定的军事实力及其它的物质基础条件下则能对战争的局势或胜负起到主要的作用 。
但以哲学的观点来看 , 这并不是在否定物质基础的效果 , 而是通过承认物质条件的情况下 , 来充分肯定主观意识的作用 。
本文插图
"力与智"在实际战争中既然是相互依附 , 必不可少的 , 那么"谋略"为何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呢?
以概念而论 , 实力是固定性的结构体 , 通常说来 , 固定性的实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会发生较大性的改变 。
反过来看 , 智谋是游动性的结构体 , 游动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局势的不同或敌我实力的强弱而凭借自身的情况作出灵活性的处置 , 由此充分地表现出主观意识下能动性的作用 。
何为能动性?"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 , 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 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 "《论持久战》
从古到今 , 任何一场战争 , 皆是战争双方实力的较量 , 也是军事指挥艺术的较量 。
比如说:实力强大的一方 , 由于军事指挥才略不足 , 军事力量也会由强大变弱小;而实力弱小的一方 , 由于精湛高明的军事领导力 , 其军事力量也会由弱逐渐变强 。
纵观古代战争中 , 谁能将"力与智"这两者恰到好处地贯串起来 , 尤其是如何施展自己的智力 , 如何正确地、巧妙地、果断地利用自身存在的综合实力 , 这才是获胜的主要因素 。
比如 , 菲利普就说过:"把诡计放在前面 , 然后才是实力的较量 。 "
"智"并不仅仅是指智慧 , 它所涵盖的蕴意极其广泛 , 刨除常用于军事的智略奇谋外 , 它还涉及并应用于形势判断、笼络民心、外交、政务、城防攻守、战略布局等很多方方面面 。
可是 , "智"则是智慧和实力的结合体 。 引用刘邦与项羽之间发生的楚汉争霸这个战争例子来说 , "力与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相互转化关系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
楚汉相争的初期阶段 , 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实力相差巨大 。 那时候 , 西楚霸王项羽拥有兵员四十余万 , 而汉王刘邦的兵力尚不到十万 , 很明显是楚强汉弱 。
但是 , 以"才智"而言 , 项羽与刘邦的麾下 , 都荟聚着一批出谋划策的谋臣和能征善战的良将 , 楚汉双方可以说是工力悉敌、各有千秋 。
可是 , 楚汉相争的最终结果却是以汉胜楚败而落下帷幕 。
本文插图
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缘由 , 首先是项羽过度相信自己的实力 , 其在争夺关中之后 , 威名远扬 , 在内心深处就从没有把刘邦当回事 , 以普天之下非我莫属的气势藐视一切 。
项羽就是在这样一种思想意识的引导下 , 师心自用、一意孤行 , 最终导致战略决策失误接连不断 , 由主动的形势转为被动 。
于是 , 楚汉战争的后期 , 楚汉强弱的地位开始易位 , 此时的项羽仅剩下十万余众 , 反观刘邦的实力 , 则是与日大增 , 仅韩信所统帅的兵力就已达三十万之众 。
那么 , 刘邦侧重于斗智 , 项羽偏重于斗力 , 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点、刘邦非常看重民心所向 , 而项羽就知道逞匹夫之勇、四处显摆自己 。
推荐阅读
- 「搜狐新闻」历史的细节,崇祯皇帝下的这个决定,最终使得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历史大爆炸了#黄埔往事:他是顶替老蒋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唯一一人,后加入我军
- 【小天说历史】此人乃东吴最后名将,凭己之谋退魏晋强兵,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 孤寡老人讲历史:己巳之变时,袁崇焕不去救崇祯,而是率部去攻打沈阳,是否可行?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
- 「历史神秘事」此人堪称吴国砥柱,曾战夷陵守石亭最终却忧愤而亡,你知道他吗?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斗不过邓艾?廖化说出了原因!
- 「历史神秘事」原创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
- [小天说历史]被人嫌弃的诸侯:最有可能终结东汉的枭雄,却因1失误成就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