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楚汉争霸:为何是汉胜楚败?因为项羽偏于斗力,刘邦善于斗智( 三 )
本文插图
刘邦所说的"吾宁斗智 , 不能斗力" , 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 , 我们想要理解"力"是什么?
"力"不难理解 , 就是力量、力气的意思 。 但若是站在战争的角度而论 , "力"则是代表着敌对双方的武装实力 , 其意同时也涵盖部队的数量、军事装备、有利形势及粮草给养等各方面的实力等 。
其次 , "智"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
"智"就是代表着智谋、智慧 , 若是应用于战争中 , 则是完全体现于战场上最高统帅的驾驭能力 , 若引用当今的话说 , 则可以称之为领导艺术 。
"力与智" , 在战争中所发挥的客观物质因素与人的主观意识关系极为密切 。 简单的说"力"可以理解为物质类的事务 , "智"则可以理解为精神类的事务 。
"智"也不仅仅代表一般性的精神 , 这种"智"所指的精神则属于是利用谋略与智慧的那种类型 , 这更是人的主观意识性最积极最充分发挥的一种集中体现 。
回顾古代历史时期 , 频繁爆发战争的总体而言 , "力与智"二者则缺一不可 。 毕竟光靠武装实力而不善于运筹帷幄是不行的 , 因为武装实力若是用不到点子上 , 则也不会有好的成效 。
常言道:将相无能 , 累死三军 , 就是这个意思 。 站在相反的一面来看的话 , 假如你既无基础又无实力条件 , 仅凭计谋奇略 , 也只是坐而论道 , 纸上谈兵而已 , 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
因此 , "力与智"可以说是彼此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 。 借用文武合壁、智勇双全、刚柔相济等说法则从不同的角度证实了二者之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关联性 。
本文插图
"力与智"即是相互配合的又是相互制约的 。 为何这么说呢?
举例来说:实力弱小的一方 , 时常会因为自身的条件而束缚了自己才能的有效施展;而实力强大的一方 , 则智慧谋略拥有着充分发挥的空间 。 所以 , 实力的大小因素是直接制约着一个人的才能施展和领导艺术 。
纵观古代历史时期上任何一位优秀的将帅之所以在他所指挥的战争中 , 都呈现出其与众不凡的指挥才能和领导艺术 , 这是与他所凭借的武装实力和其他一些物质基础条件是不可分割的 。
但是 , 若站在战争的角度来看 , 要是没有了国防实力和基本的物质基础 , 即使是再有谋略的人也没有办法在战争中施展自己的才略 。
我们反过来再看 , 智谋的高低程度也可能是限制军事实力表现的水平 。
例如说:韩信将兵 , 多多益善 。 其意则是说 , 韩信的领导力极强 , 排兵布阵运用自如 , 故能够指挥更多的军事力量 。
"力与智"虽然在现实的战争中是不可偏废的 , 不过"力与智"在实际战争中的重要程度及作用却往往又是不均衡的 。
在某种不特定的情况下 , 武装力量的大小承担着关键性的作用 , 同时在一定的环境内 , 智谋的高低则又能完全依赖于军事实力而起到极为关键的影响 。
比如说:1815年在布鲁塞尔南部爆发的滑铁卢战役中 , 就在拿破仑所统帅的法军与惠灵顿所领导的联军鼎足而立、难解难分之时 , 普鲁士的主将布吕歇尔带领一支援军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滑铁卢主战场 , 因此确定了拿破仑的失败 。
本文插图
滑铁卢战役说明了什么?
滑铁卢战例则说明了在战争形势瞬息变化的关键时刻 , 增加一份军事力量的重要性 。 不过 , 情况也有相反的一面 。
人尽皆知 , 在《三国演义》中 , 曹操的魏军和孙权、刘备、诸葛亮所指挥的吴蜀联军对峙于赤壁战场时 , 结果是以曹操的军队战败而告一段落;而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率领蜀军和吴军对峙于彝陵时 , 结果是以蜀军战败而告一段落 。
推荐阅读
- 「搜狐新闻」历史的细节,崇祯皇帝下的这个决定,最终使得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历史大爆炸了#黄埔往事:他是顶替老蒋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唯一一人,后加入我军
- 【小天说历史】此人乃东吴最后名将,凭己之谋退魏晋强兵,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 孤寡老人讲历史:己巳之变时,袁崇焕不去救崇祯,而是率部去攻打沈阳,是否可行?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
- 「历史神秘事」此人堪称吴国砥柱,曾战夷陵守石亭最终却忧愤而亡,你知道他吗?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斗不过邓艾?廖化说出了原因!
- 「历史神秘事」原创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
- [小天说历史]被人嫌弃的诸侯:最有可能终结东汉的枭雄,却因1失误成就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