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从清代的军机处说起,看一看内阁的历史变迁

作者:史遇春
本篇 , 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历史上国家治理中特殊组织机构的变迁 。
当然 , 这种特殊组织机构 , 也是国家治理最重要的组织机构 。
虽然 , 这种学习有些枯燥 , 但是 , 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跳脱轻浅的历史认知、轻率的历史评论 , 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 , 这也是所有喜欢历史者的必修课之一 。
这话 , 先从距今最近的朝代——清朝说起 , 所说的内容 , 是其军机处 。
军机处 , 原本是内阁的分局 。
也就是说:在军机处的雏形时期 , 它可以说是内阁的一个分支 。
众所周知 , 清朝初期 , 其大多数的国家治理机构和制度 , 都沿袭了明朝旧制 。
当然 , 内阁也不例外 。
所以 , 在清初 , 也就是在军机处没有建立之前 , 国家机务的分发与收进 , 全都事关内阁 。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清初的军事事务 , 是要交付议政王大臣议定之后 , 再奏闻主政者的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朝 , 朝廷的谕旨 , 也有命令南书房的翰林撰写拟定的 。
此时 , 南书房是可以与主政者直接接触的亲切之地 , 当然 , 也是显贵之地 。
这种情况 , 历史上也有类似情景:唐代时 , 翰林学士掌内制 , 就是如此 。
所谓内制 , 就是由翰林学士所掌的皇帝诏令 。
到了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公元1723年~公元1735年)朝 , 朝廷在西、北两路用兵 , 其时 , 事涉机密的军务较多 。而此时 , 内阁在太和门之外;另外 , 内阁之中 , 值班的官员人数甚多;主政者担心军事机密被泄漏 。于是 , 才开始在隆宗门内设立了军需房 , 其主要用途 , 是处理西、北两路的军务 。
最早进入军需房 , 参与军事事务处理的官员 , 都是主政者从内阁中书中选取的 。选取的标准 , 就是其人必须谨慎细密 。进入军需房的官员的职责 , 一是在其中值班 , 二是缮写谕旨 。到了后来 , 军需房才正其名为军机处 。
清代@从清代的军机处说起,看一看内阁的历史变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军机处设立之后 , 它的所在地接近宫廷 , 便于主政者宣召 。
军机处的军机大臣 , 都是亲臣、重臣 。
于是 , 承接主政者的谕旨 , 发出政令等 , 全都在军机处了 。
军机处值宿的地方(直庐) , 最初只有几间板屋 。
后来 ,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特别下令 , 将军机处的直庐由板屋改建成了瓦房 。
但是 , 拟旨仍然是军机大臣的事情 。
之前 , 雍正帝时 , 军机处拟旨的事情 , 都是桐城张文和公(即张廷玉 , 文和是其谥号)亲力亲为的 。
乾隆帝即位初期 , 因为汪文端公(即汪由敦 , 文端是其谥号 , 赵翼的科举考试中的老师)擅长文学 , 张廷玉特别推荐汪由敦进入军机处 。于是 , 拟旨的事情 , 由汪由敦代劳 。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十三年(公元1748年) , 清廷对金川用兵 。
这一时期 , 朝廷的谕旨 , 全都是汪由敦的手笔 。
当时的谕旨 , 大概有三个版本:
一、汉字版本的谕旨 , 前由张廷玉、后由汪由敦草拟;
二、满文(清人称之为国书)版本的谕旨 , 由舒文襄(即赫德 , 文襄是其谥号)、大司马班公(即博尔济吉特·班第 , 明、清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草拟;
三、蒙古文版本的谕旨 , 则由理藩院的纳公(即萨尔图克·纳延泰)草拟 。
等到傅文忠公(即富察·傅恒 , 文忠是其谥号)为首席军机大臣的时候 , 满族的司官想通过傅恒 , 得到亲近主政者的机会 , 并籍此升进 。于是 , 傅恒才开始把部分拟旨的事务 , 给了他熟识的满族司官 。最初 , 这些满族司官 , 所拟的草稿 , 也就是半幅纸、一页纸的短小文字 。满族司官熟悉拟旨的程序与文法之后 , 慢慢地 , 拟旨的事情 , 也就全都交给他们操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