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鲍毓明案牵出网络送养黑产链:已出生孩子10万起价

任何关于性的暴力 , 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 这是台湾作家蔡宜文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书评里说的一句话 。
鲍某明的事情 , 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
上市公司高管鲍某明涉嫌性侵养女事件 , 近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涉案当事人间的关系及法律关系也留给公众诸多疑团 。
此案也使存在多年的民间送养、非法收养乱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
从这次事件及其背后的现象 , 法律应该做出怎样的反思和完善?
1采访人员暗访网络送养:中介建群牵线 , 已出生孩子10万起价
这是一个隐秘且数量不容小觑的群体——民间送养者 。
法治周末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在他们栖身的网络世界 , 送养者、中介、收养者已然形成了一根衔接紧密的链条 。
作为百度贴吧里“未婚妈妈吧”的创建人 , “送养、收养”是宇文无艳(网名)听不得的字眼 。
4月10日 , 法治周末采访人员在网上向她提出一些关于民间送养的问题 , 她很快发来大段的文字 。
“收养女孩的 , 多是卖给鲍某明(原文为具体姓名)那种禽兽!”她写道 。
宇文无艳所称的鲍某明 , 正是近日被卷入“上市公司高管性侵案”的当事人 。
据媒体报道称 , 2015年 , 女孩小文(化名)的母亲因迷信“改运” , 将小文“送养”给鲍某明 。 报道中 , 小文自述 , 她长期遭受被自己称为“爸爸”的鲍某明的性侵 , 身心都遭受重创 。
此案一经媒体披露 , 很快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 在对性侵女孩者无比愤慨的同时 , 人们也提出了疑问:为何小文的母亲要将女儿“送养”给一个陌生的男人?
值得一提的是 , 据报道 , 小文的母亲最早是在网上认识鲍某明的 。 而法治周末采访人员多方调查采访得知 , 正是在网络上 , 有一个隐秘且数量不容小觑的民间送养群体 。
隐秘的民间送养者宇文无艳管理的“未婚妈妈吧”成立于2008年 , 定位为“未婚妈妈抱团取暖” 。 在一篇帖子中 , 宇文无艳叙述了自己当未婚妈妈的十年路程 。 这段艰辛、曲折的经历 , 鼓舞着很多跟她处境相似的未婚妈妈们 。
成立至今 , “未婚妈妈吧”已经得到超过12万人的关注 。
在置顶通告中 , 宇文无艳立下了这样的“吧规”:“但凡跟帖回复超过三条与收养送养沾上星点关系的 , 楼主自己不管不删的 , 连同楼主在内 , 一律封禁删除处理 。 ”在宇文无艳看来 , 即便生活再艰辛 , 也不能放弃抚养孩子 。 不少未婚妈妈与她有着同样的感受 。
然而 , 对于另一些未婚妈妈而言 , 却因为种种原因想要把孩子送给他人 。
“民间送养者包括无力抚养小孩的家庭或单亲(包括未婚、离异、丧偶)妈妈等 。 一些人在重男轻女观念影响下送养女婴 , 此外还有亲属之间的‘过继型’送养等 。 ” 北京勇者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小艳对法治周末采访人员分析了民间送养群体的构成情况 。
在执业过程中 , 王小艳曾与许多送养者打过交道 。 其中 , 不少人有涉拐卖儿童案、养子女遗产继承纠纷案等 。
4月11日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晓莉也在接受法治周末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 , 在计划生育非常严格的时期 , 农村地区生男偏好严重 , 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堕胎情况严峻 , 送养女儿的情况时有发生 。 如今 ,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 重男轻女的现象已经大有改观 。 但在农村地区深化土地和集体产权改革过程中 , 男女不平等的资源分配现象仍普遍存在 。 此外 , 因为“养不活”孩子而将其送人的情况已经非常少了 , 她补充道 。
“爱心救助”群里的婴孩买卖法治周末采访人员访问多个网络平台后发现 , 尽管一些平台以政策、法规问题将“送养小孩”等信息进行了清理或屏蔽 , 但要找到相关的线索并非难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