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直三院』吃出健康 | 不食莴笋,就辜负了春天


春季饮食——时令蔬果
古语云:“立春有三候 , 初为东方解冻;二候 , 蛰虫始振;三候 , 鱼陡负冰 。 ”立春之后 , 阳气逐渐升发 , 冰雪开始融化 , 冬眠的虫类缓缓苏醒 , 鱼儿开始游向水面 。 人体的养生之道也应和冬季之时有所改变 , 开始遵从春季复苏生发的养生原则 。
《黄帝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 , 四时之法成 。 ”人作为自然界万物的主宰 , 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 , 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方能发育成长 。
【『河南省直三院』吃出健康 | 不食莴笋,就辜负了春天】只有顺从自然之道 , 按时节作息生养 , 才能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 从而确保身体健康无疾 , 颐养千年 。 俗话说“春芽夏叶 , 秋果冬根” 。 这个时候 , 最应该食用的就是各种应季而生的时蔬 , 常吃这些嫩芽绿叶 , 是取天地的生发之气 , 以促进机体的阳气生发 , 如:茵陈、莴笋、榆钱、竹笋、芦笋、韭菜、荠菜、芹菜、香椿、春茶等等 。
推荐时蔬——莴笋
菁菁何所有 , 莴苣独牛耳 。
从苦可自珍 , 供盘况潇洒 。
每次读到这首诗 , 青翠欲滴的莴笋和它淡淡的清香 , 就会充盈在脑海中 。 在春季当令的绿叶蔬菜中 , 莴笋最为传奇 , 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格林童话里均有它的一席之地 。
莴笋不仅是市井小民餐桌上的最爱,甚至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也对它青睐有加 。 诗人陆游在《新蔬诗》中曾云:“黄瓜翠苣最相宜,上市登盘四月时” 。 唐代诗人杜甫当年穷困潦倒困居夔州 , 对莴笋垂涎三尺却无力购买 , 只好满怀希望的自力更生 , 在地头洒下种子 , 却只有野苋满地 , 朝思暮想的美味绿菜并未如期所长 , 于悲愤中写出了《种莴苣》 。 甚至连德国作家格林兄弟都对其念念不忘 , 写出那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莴苣姑娘》 。
莴笋别称繁多 , 叶用莴笋又称春菜、生菜 , 茎用莴笋又称莴苣、香笋 。 甚至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做碧玉凤尾 。 莴笋原产地中海 , 公元五世纪传入中国 。 隋朝人求得菜种时以重金酬谢 , 故得名“千金菜” 。 隋朝时代的“千金菜” , 到了宋朝已是老百姓们广泛栽种的寻常菜蔬 , 哪里还有“千金菜”的影子呀 ,南宋诗人洪咨夔写道:“可是家贫风物晚 , 郎当莴笋斗春盘” 。
而关于这莴笋 , 还有一段令人赞颂的历史故事:
《清波杂志》记载 , 五代时有一和尚名为卓奄 , 靠种菜卖钱度日 。 有一天午饭后在地旁睡着了 , 梦见一条金色巨龙飞来 , 吃他种的莴笋 。 卓奄醒来 , 不见巨龙 , 只见一相貌挺伟岸之人正欲取莴笋 。 他赶紧迎上前去 , 馈赠给这个陌生人一大堆莴笋 。 临别时叮嘱:“苟富贵 , 勿相忘” 。 那人答道 , 如他日得志 , 必修一寺庙以谢今日之馈赠之恩 。 多年以后 , 此人果然黄袍加身 , 他兑现承诺 , 修了座新的寺庙 。 此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 而那座寺庙便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普安道院” 。
莴笋的食疗价值
莴笋又叫莴苣 ,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 食嫩茎、叶 , 可生食、凉拌、炒食 , 可晒干或腌渍 。 味苦甘 , 性凉 , 肉质清脆 , 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 。 唐代的药学著作《本草拾遗》中载写莴笋:“利五脏 , 通经脉 , 开胸膈” 。
莴笋既是“千金菜” , 又是“抗癌霸王菜” 。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 莴笋含糖量偏低 , 糖尿病患者食之有益 。 莴笋的矿物质中含有丰富钙、磷、铁、锌等元素 , 容易被人体吸收 , 有着惊人的食疗养生功效:
1
防癌抗癌
莴笋中含有一种芳香烃羟化酯 , 对于肝癌、胃癌有预防作用 , 也可缓解癌症患者放疗或化疗的副作用 , 是一种抗癌蔬菜 。
2
促进排尿、保护心脏
莴笋含钾量最高 , 有利于促进排尿 , 减少对心房的压力 , 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