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谈历史:建文帝朱允炆真的逃出南京城吗?朱棣的谎言骗了我们六百年
本文插图
生死存在极大争议的建文帝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 , 明朝都城南京金川门被燕军攻破 , 燕王朱棣在十余万大军的拥簇下向皇宫进发 。 谁料皇宫方向突发大火 , 黑烟腾起 , 已成瓮中之鳖的建文帝朱允炆走投无路之下 , 选择“阖宫自焚” , 以死殉国 。
然而急忙赶来的朱棣 , 在扑灭宫火之后 , 四下搜寻辨别 , 却根本未找到建文帝的尸体 。 朱棣无奈之下只能草草收敛朱允炆皇后马氏的尸首 , 假惺惺哭诉一番后便登位称帝 。
《明史》中关于“建文殉国”的记载疑点颇多 , 而《明史纪事始末》以及各地方志对于朱允炆下落行踪的记载更是各有不同 , 引起后世学者对此争议无数 。 南京城破之后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史籍资料给读者呈现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 文章较长 , 请耐心阅读!
一、朱允炆是如何逃出来的
南京城破那场大火之后 , 据传朱棣并未能找到朱允炆的尸首 , 因此留下疑案 , 而各类关
于朱允炆下落的记载则是延伸于这个下落不明的记载 。 那朱允炆到底是如何逃出已经被燕军团团包围的南京城呢?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流传最广也最为详细的版本 。
南京金川门被谷王朱橞开门迎降之后 , 朱允炆长吁短叹、走动不安 , 甚至一度想要自杀殉国 。 此时翰林院编修程济献策出城逃亡 , 而少监王钺则提出明太祖朱元璋死前留下一个红匣子以备不测 。 建文群臣打开红匣子后 , 发现里面有三张度牒 , 且袈裟、剃刀、鞋帽俱备 , 分明是要朱允炆剃度为僧逃出升天 。 情急之下的朱允炆不曾多想便削发从暗道逃出 , 正好发现神乐观道士王昇正撑一舟恭迎建文帝 。 朱允炆臣属十三人迅速上船离开南京城 , 而后辗转至溧阳、京口、六合等处 , 转走陆路到了襄阳 。
本文插图
一代雄主明成祖朱棣
谷应泰所述建文逃走一事文之凿凿 , 但仔细思之 , 却可知其中漏洞百出 。 笔者列出两点疑问 , 便可知谷说不过是一家妄言 。
其一是建文帝商议策略之时 , 在殿者有五六十余人 , 这些人随后大部分都投靠了朱棣 。 倘若密道确实存在 , 建文帝从其间逃走之后 , 朱棣完全可以从这些人口中得知密道所在 , 也即可以确定朱允炆从密道逃脱 , 那自然会派遣大批军马分道捕捉 , 可朱棣攻下南京城后却并未着急捕捉朱允炆 , 说明朱允炆是否真有逃走确实可疑;
其二为朱元璋此前当过和尚 , 且拥有天下之后对佛教一直推崇有加 , 他留下锦囊让朱允炆办成和尚逃出尚能解释 。 但颇令人不解的是为何这条密道要通往道教的神乐观 , 朱元璋为何要让神乐观的道士来迎接朱允炆而非命皇觉寺的和尚?一个道士带着一群和尚逃命且不是相当怪异?而且这个道士竟自言是朱元璋托梦命其守候在此 , 这等理由岂不是荒唐无稽 。
通过以上分析便可知《明史纪事本末》所载朱允炆剃发从密道逃出绝非不可能 , 谷应泰所述不过是将道听途说加以修饰而成 。
二、朱允炆流窜之传闻
但是不管朱允炆是如何逃出南京城的 , 他在各地的足迹传说却实实在在的记载在各地方州志 。 倘若朱允炆真能从南京城中逃脱 , 因其父朱标太子与云南沐家之关系 , 他所逃亡的方向必定是西南方向 , 这也与西南地区多有建文帝传闻所吻合 。
沐英自幼在朱元璋军中长大 , 因当时朱元璋夫妇尚未生子 , 聪敏机灵的沐英便被收为义子 。 待朱元璋嫡长子朱标出生 , 朱沐二人长期生活在一起 , 关系极为亲密 。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 , 听闻噩耗的沐英极为悲痛 , 竟也随之病逝 , 朱元璋于是追封沐英为黔宁王 , 并命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 。
推荐阅读
- 「搜狐新闻」历史的细节,崇祯皇帝下的这个决定,最终使得明王朝走向了灭亡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历史大爆炸了#黄埔往事:他是顶替老蒋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唯一一人,后加入我军
- 【小天说历史】此人乃东吴最后名将,凭己之谋退魏晋强兵,其一世风采不可不领略
- 孤寡老人讲历史:己巳之变时,袁崇焕不去救崇祯,而是率部去攻打沈阳,是否可行?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明明学会了八卦阵,却为何很少用呢?和蜀汉国力密切相关
- 「历史神秘事」此人堪称吴国砥柱,曾战夷陵守石亭最终却忧愤而亡,你知道他吗?
- 「历史神秘事」原创 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真传,为什么还斗不过邓艾?廖化说出了原因!
- 「历史神秘事」原创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
- [小天说历史]被人嫌弃的诸侯:最有可能终结东汉的枭雄,却因1失误成就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