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阁居士」大礼仪之争与国本之争,明朝士大夫死谏除维护礼制外还追求什么?( 二 )



「文津阁居士」大礼仪之争与国本之争,明朝士大夫死谏除维护礼制外还追求什么?
本文插图

《四书五经》二、“死谏”的深层原因
(一)追求“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的观念早在各种思想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就已经诞生了 , 古人认为“天下为公 , 是谓大同” , “公”指公平公正和一视同仁 , 这种思想运用到治国理政上 , 就要求君主应该以公正的姿态对待百姓 , 所以“天下为公”的思想就是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 。 但是明代君权至上的理念一直与“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相互矛盾 , 君王们始终把国家看做个人的私有财产 , 永乐皇帝面对方孝孺的指责痛骂 , 只是一句简单的“此朕家事也” , 就灭掉了方孝孺的十族 , 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又何尝不是把国家看做朱家的私有财产 , 在他们的眼里无论是官至高位的内阁首辅 , 还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 , 都不过是他们的贴身奴仆罢了 。 然而君主这种“私天下”的思想是儒家士大夫所无法容忍的 , 他们理想中的君主应该是万民的榜样 , 而不是自私任性 , 为一己之私不惜流血漂橹的人 , 而且“为生民立命”、“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也促使他们敢于通过死谏去匡正君主过失 。 面对万历年间流毒天下十几年的“神宗矿税” , 每一年都有大臣冒死劝谏 , 万历三十六年劝谏的王邦才、李获阳 , 都因为得罪了皇帝惨死在诏狱中 , 但是反对矿税的行动始终没有停止 , 甚至连内阁首辅沈一贯都上奏指责万历皇帝害民不浅 。 虽然他们的行为有时候效果微乎其微 , 但是他们始终遵循着“天下为公”、“民重君轻”的民本思想 , 只要是为了百姓的正义之举 , 死亡也就不足为惧了 。

「文津阁居士」大礼仪之争与国本之争,明朝士大夫死谏除维护礼制外还追求什么?
本文插图

“天下为公”牌匾
(二)追求忠孝之道
儒家思想最早用忠和孝来形成一种具有超强凝聚力的等级制度 , 其目的是让这个等级内部的所有人都对长辈尽忠尽孝 , 维护宗法制血缘关系 。 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 , 这种忠孝之道被融入于君权之中 , 即君主是为君父 , 大臣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君主 , 忠孝一体 , 不仅是对君王的尽忠尽孝 , 也是对国家的尽忠尽孝 , 如果臣子反对君王 , 那就是不忠不孝 。 但是自古以来只有君王尊重他的臣子 , 臣子才会回报国家和君王 , 纵观明代的皇帝 , 即使是对自己的先祖也很难做到尽忠尽孝 , 对于大臣更是非打即骂 , 从明太祖开始对于直言谏诤的大臣动辄处死 , 导致一部分臣子不敢再直言进谏 。 然而大部分臣子还是在努力追求忠孝之道 , 他们不再认为完全唯皇帝马首是瞻的人就是忠臣 , 而是通过死谏来劝谏皇帝 , 比如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的老臣李时勉 , 被洪熙皇帝打断了肋骨也要以死进谏;嘉靖朝的海瑞备棺死谏;万历朝的雒于仁直接痛骂皇帝是酒色之徒等等 。 这些人并非是故意违背皇帝的意愿不忠不孝 , 他们恰恰是追寻忠孝之道 , 想让那个已经扭曲的时代回归正轨 , 才要通过死谏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
「文津阁居士」大礼仪之争与国本之争,明朝士大夫死谏除维护礼制外还追求什么?
本文插图

四朝谏臣:李时勉
(三)回击皇帝轻视
明代对于士大夫的轻视程度很高 , 从明太祖独创的“廷杖制度”就可见一斑 , 而且从明太祖开始 , 为了加强对百官的监视 , 专门设置了锦衣卫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就可以直接逮捕大臣 , 后来设立的东厂和西厂更是对有犯罪嫌疑的大臣百般侮辱 , 明朝的历代皇帝对于不听话的大臣也都是棍棒相加 , 进谏的官员在皇帝和厂卫制度的双重打击下非死即残 , 可见明代对于士大夫的轻视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 孔子曾经说过:“刑不上大夫” , 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对于犯罪的士大夫完全不能做以处罚 , 而是君主在维护士大夫尊严的情况下 , 用礼教来感化他们 , 然后再施以惩诫 。 这种法制原则在明代之前几乎都被遵守着(元代除外) , 但是到了明代 , 对于文人士大夫的杀戮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惨烈 。 即使是这样皇权至上 , 士大夫毫无话语权的时代 , 他们也尽力做到了天下为公和忠君爱国 , 但是有时候他们真的没有办法让皇帝承认错误 , 于是他们只能通过死谏 , 以一种强硬的姿态让皇帝记住自己 , 用鲜血来回击皇帝的蔑视 , 总会对皇帝起到一些震慑的作用 。 这种方法或许搭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 , 但确实是那个时代最好的选择 , 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