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论历史@为什么说西汉末年的丞相朱博的失势,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二 )


而董仲舒的学说中其实最重要的观点也并非孔子提倡的恢复周礼 , 以礼教文化和道德来统治国家 , 而是其总结的天人感应学说能够阐释天子的执政权威性 , 这才被汉武帝选中 。 此时的儒家文化更像是一个工具 , 用来帮助西汉王朝达成他们长久以来未完成的心愿 。 武帝时期儒家文化的发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有如下记载:"自武帝初立 , 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 及仲舒对册 , 推明孔氏 , 抑黜百家 。 立学校之官 , 州郡举茂材孝廉 , 皆自仲舒发之 。 "

清论历史@为什么说西汉末年的丞相朱博的失势,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本文插图

汉宣帝刘询
但是到了西汉后期尤其是汉宣帝去世之后的几朝 , 西汉的政治路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 这从其对内的经济制度以及对外关系的外交选择上都能够明显地看出来 。 首先对于国家内部建设 , 由于汉武帝时期国家采用了盐铁专卖制度 , 并且放宽了土地交易的限制条件 , 因此在西汉后期国内已经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大量的富商 。
在儒家学子看来 , 这都是十分不利于国家统治的 , 他们更加倾向于一种强调公平而不是效率的社会体系 , 而且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 , 农业的地位是远远高于商业的 。 因此在西汉后期曾经短暂废除过盐铁专卖的制度 , 对于土地兼并的管理也逐渐增强 。 不过由于这种改革让西汉的政府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 因此不久之后国家又恢复了盐铁专卖 , 但这样的思潮却还在一天天壮大 。

清论历史@为什么说西汉末年的丞相朱博的失势,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本文插图

对西汉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桑弘羊
在对外的关系中 , 官员们也在劝领导者放弃对于周边各国的征伐 , 这不单单是因为当时西汉的国力已经远不如武帝时期了 , 还因为在儒家学子看来 , 想要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 ,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以德服人 。 像汉武帝那样的做法只会劳民伤财 , 不但不能赢得外族的支持 , 还会破坏西汉政府的道德形象 , 是万万不可取的 。
那时匈奴内部发生内乱 , 呼韩邪单于向西汉政府请求支援 , 但是西汉高层无动于衷 , 当时两位将校主动对匈奴叛军发起进攻并取得大胜 , 但是他们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赞许 ,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能看出西汉晚期政府在对外关系中采取的保守态度 。

清论历史@为什么说西汉末年的丞相朱博的失势,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本文插图

呼韩邪单于影视形象
西汉的政治路线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转折 , 与西汉时期儒家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 在儒家文化被确立为西汉的国学之后 , 国家设立了官方的学校来传授儒家知识 ,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 , 儒家的经典得到了全新的解读 。 这些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官员便成为了儒家圣人孔子的坚实拥护者 。
他们坚信德行和礼教才是国家的根本 , 因此才会反对汉武帝时期的政策 。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 , 依然有实干派的官员希望能够通过实际手段帮助国家解决问题 , 他们延续了武帝时期的做事风格 , 朱博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 注重行政效率的地方干吏
朱博出生在西汉的一个平民家庭之中 , 其年轻的时候并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 因此他起初只在家乡担任亭长这样低微的职务 。 不过其在担任亭长的时候 , 和当地的豪门子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 因此在成帝即位之后 , 其便被推举做官 。

清论历史@为什么说西汉末年的丞相朱博的失势,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本文插图

汉成帝刘骜
朱博和当时其他大部分官员不同 , 其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 , 因此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与当时的儒生们大相径庭 。 其早期主要担任地方官员 , 在其刚刚赴任琅琊太守的时候 , 他发现当地的官员有许多都称病在家 , 这让其感到十分奇怪 。 在经过了解之后 , 他得知这是当地的惯例 , 来帮助新任官员树立威信 。 只有他前去视察这些人的病情 , 他们才敢出来任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