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呼吸机能成欧美救世主?清醒一点( 二 )


采访时表示 。

这其实有点魔幻 。

如果去国内稍有规模的医院扫一圈 , 我们不难发现各医院的呼吸科及ICU病房所配备的呼吸机全部是进口品牌 。

但如今却有若干家媒体报道 , 本来依赖进口的中国 , 如今正在被全球视为提升呼吸机产能、满足需求的中坚力量 。

从数据来看 , 这样理解似乎没错 。

根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的数据 , 截至3月3日 , 工信部重点监测企业共为湖北(主要是武汉)提供了无创呼吸机约1.4万台、有创呼吸机2900余台 。 但整个2018年 , 我国医用呼吸机消费量仅约1.47万台 , 生产能力也不过8400台 。

也就是说 , 在疫情发生后的短短1个月时间里 , 国内企业投放市场的呼吸机已经远远超过2018年全年的生产能力 。

而在海外上游供应链断裂的情况下 , 国内呼吸机配件供应商们也在疫情中有了“备胎”转正的机会 。 如制造微型涡轮风机的贝丰科技 , 就从停摆的瑞士供应商Micronel处分走了迈瑞、谊安的订单 。

但就在昨天 ,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公开表态 , 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情况下 , 我国有创呼吸机的周产能约2200台 , 产能不足全球五分之一 , 满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求不现实 。 因此 , 疫情背景下 , 通过扩产、转产实现大规模增产 , 短期看基本不可能 , 长期也有困难 。

不仅如此 , 一旦脱离了疫情影响 , 国产呼吸机及供应链真的能借势打开各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 迎来国内外彻底的产业颠覆吗?

清醒一些 ,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那么乐观 。

国产呼吸机的过去:高端市场无门、份额小


时间拉回到半年前 , 国产呼吸机在进口品牌面前根本毫无优势 , 更遑论能接到世界各国雪花般飞来上万数量的预订单 。

放眼全球 , 一半的呼吸机制造商位于欧盟 , 仅瑞士Hamilton一家就占据了全球呼吸机市场25%的份额 。 其他主要的生产商还包括德国的德尔格和迈柯唯、荷兰的飞利浦、美国的柯惠等 。

在这种市场格局下 , 能拥有姓名的国内玩家主要有深圳迈瑞和北京谊安 。 但即便在国内市场 , 国产呼吸机也很难与进口品牌抗衡 。

根据中信证券2017年研报 , 国内呼吸机市场35.8%的份额被德尔格占据 , 国内最大的迈瑞和谊安则分别只能占到1.5%、1.4% 。

国产呼吸机能成欧美救世主?清醒一点
文章图片

国内呼吸机市场份额(受访者供图)

相比之下 , 国产呼吸机本就诞生得太晚——要知道 , 1907年德尔格就已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呼吸机 。 在呼吸机这个需求平稳的市场中 , 失掉了先机就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损失 。

有医生告诉虎嗅 , 一台进口呼吸机最低寿命也能达到5年 , 实际使用10年也不成问题 。 那么 , 已经花了几万或者二十几万购买了进口无创/有创呼吸机的医院 , 至少在这个期间内不会进行替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