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人王世国」为何出高价王绍宗也不肯再写?
本文插图
唐代写经
【书法非常道】
初唐时期的王绍宗是东晋开国丞相王导的第十一世孙 , 他与向武则天献出王家一门28人墨迹的王方庆 , 是同宗同辈的亲戚 。 王绍宗的先祖从琅玡迁居扬州江都 , 曾祖父王铨在南朝梁时为左民尚书 , 掌管天下计帐户籍等事 , 后来家道中落 。
大概得益于家族传承 , 王绍宗从小就勤奋好学 , 遍览经史 , 又善于书法 。 可是 , 家道败落以后 , 一贫如洗 , 家中穷得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 于是 , 他只好寄居在寺庙的作坊里 , 而且一住就是30年 , 以清静自守 , 全靠给人抄写佛经谋生 。
王绍宗为人清高 , 又重衣衫破旧 , 很有风度 , 当时很有清誉 。 他尽管靠为人写经度日 , 但并非见钱眼开 , 而且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每月只要挣够了生活费便不再书写 , 任凭别人出再高的价钱他也不写 。 这是为什么呢?
他曾在一封信中说 , 那些书法未成名的鄙俗之人 , 都是因为平常抄写过多 , 行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很难以改变的不良习惯 。 他说:书法应当“精心、率意、虚神、静思”才是 。
本文插图
王绍宗《王徵君碑》
本文插图
王世国著作《书法非常道》和《中国书法家》(见“当当网”)
【八公山人语】
唐代佛教大兴 , 以为官府和为他人书写经文为生的经生也应运而生 。 他们都是职业书写者或称之为抄书匠亦可 。 唐代经生分为两类 , 一是官府雇用的经生 , 如弘文馆、崇文馆、史馆中的“书手”和“楷书手” , 他们抄写出来的经文供给各州道作为师法的样本 , 并由州道付给经生钱粮和麻纸;二是民间以为人写经为生的经生 , 因为佛教的善男信女在念经诵佛后 , 需要将佛经直接捐献给寺院 , 以积累功德 。 王绍宗就是这样的民间经生 。
唐代经生多学王羲之《兰亭序》、智永《千字文》或《怀仁集〈圣教序〉》等 。 但抄写经卷 , 动辄百千言 , 长篇大论 , 书写者因写得太多自然是太流太熟 , 而太流太熟 , 积习难改 , 没有思想 , 很容易成为流俗之书 。 所以 , 一般来讲 , 书法不宜经常书写长篇 。 此足以为学书者诫 。
王绍宗清鉴远识 , 才高出群 , 书法自然非同一般 。 张怀瓘《书断》评他“草书则攻乎异端 , 度越绳墨;其正行与章草 , 则体象尤异 , 沉?坚密 。 ”他曾对亲友说 , 恨自己书法未成名家 , 其实我的书艺已超过禇遂良 , 只是还没有赶上陆柬之 。 可见他非常自负 。 张怀瓘比较了王绍宗与陆柬之的书法后说:王绍宗的书法“华不逮陆而古乃齐之” 。 所以 , 他比陆柬之还是稍逊一筹 。
王绍宗清贫自守 , 唐睿宗年间 , 徐敬业于扬州起兵 , 闻王绍宗有高行 , 遣使征召 , 他却称病固辞 。 后来 , 武则天召他进京 , 官至秘书少监 , 并做了太子侍读侍书 。 他性情淡雅 , 以儒素见称 , 当时朝廷之士 , 都对他非常敬慕 。
(本文作者:王世国)
本文插图
【「八公山人王世国」为何出高价王绍宗也不肯再写?】唐 陆柬之《文赋》
推荐阅读
- 八公山人王世国@王铎的“神笔”是怎样炼成的
- 『照片』卫星俯瞰全球名胜疫情前后对比 人山人海到空荡荡
- 「照片」卫星俯瞰全球名胜疫情前后对比 人山人海到空荡荡
- 罗浮山人:一战中的“种族主义”:卷入浪潮的犹太人
- 半闲山人■金戈铁马话战神:霸王——最后的精神贵族
- 「黄山」港媒关注黄山人满为患被迫关闭:旅游业恢复常态前应做足防疫功课
- 『黄山』港媒关注黄山人满为患被迫关闭:旅游业恢复常态前应做足防疫功课
- 「景区」到隔壁玩吧”!黄山人挤人刷屏,昨天这些景区也“爆满”了 ,“别来了
- [游客流量]黄山景区进山人数连续2天达到游客流量限制两万人
- 【进山】黄山景区进山人数连续2天达到游客流量限制两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