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宋朝最有智慧的皇帝,不是赵大赵二,而是这个善于妥协的男人( 三 )


从宋太宗幽州之战开始 , 宋辽两国已经打了20余年 。战争连年 , 河北诸地百姓饱受兵燹之苦 , 然而双方的政治诉求也没有实现 。对于宋朝而言 , 恢复汉唐旧疆 , 重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已然不可能; 对于辽国而言 , 进一步南进中原也是极不现实的政治妄想 。
因此 , 缔结和平协议既是宋辽两国国力较量的一种妥协 , 也是极富政治智慧的双赢 。景德元年(1004年)十二月 , 宋辽互致誓书 , 正式签订了“澶渊之盟” 。双方在互致誓书中称:
以风土之宜 , 助军旅之费 , 第岁以绢二十万匹 , 银一十万两 , 更不差使专往北朝 , 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沿边州军 , 各守疆界 , 两地人户 , 不得交侵 。或有盗贼逋逃 , 彼此无令停区 。至于陇亩稼穑南北勿纵惊骚陇亩稼穑 ,南北勿纵惊骚 。所有两朝城池 ,并可依旧存守 ,淘壕完葺 , 一切如常 ,即不得创筑城隍 ,开掘河道 。誓书之外 , 各无所求 , 必务协同 , 庶存悠久 。自此保安黎献 , 慎守封陲 , 质于天地神祇 , 告于宗庙社稷 , 子孙共守 , 传之无穷 , 有渝此盟 , 不克享国 。
虽然在外交文书上 , 宋朝君臣一直不愿意以“南北朝”的称谓来界定彼此 , 但是事实上的“南北朝”地位已经形成 , 宋朝君臣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大一统”观念 , 承认彼此为对等的政治实体 。
「辽国」宋朝最有智慧的皇帝,不是赵大赵二,而是这个善于妥协的男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辽宋两国更是结成了拟血缘的“兄弟之邦”关系 , 据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 在宋朝和谈使者曹利用答应每年给辽“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之后 , 契丹复遣王继忠见曹利用 , 言:“南北通和 , 实为美事 。国主年少 , 愿兄事南朝” , 于是 , 宋辽就成了兄弟之邦 , 宋真宗比辽圣宗年长 , 为兄 , 辽圣宗为弟 , 宋真宗称辽圣宗之母承天太后为叔母 。
宋真宗和辽圣宗所确立的这种“兄弟之国”的亲情关系 , 为两国继承者继续沿用 。后世两国皇帝一直“以年齿约为兄弟” , 即根据皇帝的年岁和辈份来确定亲属称呼 , 一直延续到宋徽宗和辽天祚帝 。兄弟之邦的关系既已形成 , 宋辽两国皇室之间的礼尚往来也成为定制 。宋人叶梦得曾在《石林燕语》一书中记载:
契丹既修兄弟之好 , 仁宗初 , 隆绪在位 , 于仁宗为伯 。故明肃太后临朝 , 生辰正旦 , 虏皆遣使致书太后 , 本朝亦遣使报之 , 犹娣妇通书于伯母 , 无嫌也 。
“澶渊之盟”中涉及的宋朝向辽国输纳岁币一事在史上饱受诟病 , 但是从总体经济成本而言 , 输纳岁币的成本远远小于连年战争的军费开支 。真宗朝宰相王旦曾说过: “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 , 河朔生灵方获安堵 。虽每岁赠遗 , 不及百分之一、二 。”
随着盟约缔结 , 宋辽两国的边境互市贸易也日益兴盛 , 宋朝在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县)、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广信军(今河北保定西北)等地设置榷场 , 与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贸易 。
相较于辽国而言 , 宋朝有着更强的经济优势 , 在经济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 获取很大利益 。宋昭曾指出: “祖宗朝赐予之费 , 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 , 取之于虏而复以予虏 , 中国初无毫发损 。”苏轼也曾说过: “真宗自澶渊之役却狄之后 , 十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 , 其源盖出于此 。”
【「辽国」宋朝最有智慧的皇帝,不是赵大赵二,而是这个善于妥协的男人】宋辽两国的和平友好局面维持了一百余年 , 然而至于宋徽宗时期 , 宋朝的外交政策则发生了重大失误 , 为了早已无法收回的所谓“幽云十六州” , 竟然毁弃与辽国的百年之盟 , 利令智昏 , 与新兴女真结成“海上之盟” , 举兵伐辽 。当时处在事外的的高丽国王曾言: “闻朝廷将用兵伐辽 , 辽为兄弟之国 , 存之足为边捍; 金为虎狼之国 , 不可交也! ”最后 , 女真金国兴起 , 先灭辽 , 再灭宋 , 成为这场大棋局的最大赢家 。不得不说 , 赵宋家人最后的靖康之耻是自找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