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宋朝最有智慧的皇帝,不是赵大赵二,而是这个善于妥协的男人( 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辽国表达了和谈的诚意 , 但是他们所需索的和平条件 , 宋朝并不能接受 。在信中 , 王继忠转达了辽圣宗想要索要关南土地的要求 。所谓的“关南之地” , 指的是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以南地区 , 也就是平州 。
对于宋朝而言 , 平州地区关系到北部国防体系的安全 。所以 , 真宗对于这一要求 , 严词拒绝 。宋真宗命石普将宋朝愿意议和的手诏付李兴转赐王继忠 , 但是拒绝了辽国要宋朝派遣使臣赴辽营谈判的要求 。
宋辽双方的试探性接触虽然表达了彼此愿意和谈的愿望 , 但是并没有取得实质进展 。宋朝这种不屈服的外交姿态 , 迫使辽国发动了第二阶段攻势 。十月六日 , 辽大军从定州东面缘胡卢河越过关南 , 抵达瀛洲城下 , 辽圣宗与萧太后亲自擂鼓督战攻城 , 箭如雨阵飞集城上; 同时 , 又分兵多路攻逼瀛洲周围各地 , 以牵制宋军对赢州的增援 。
但是 , 辽军大举攻瀛洲十余日 , 死亡三万多人 , 也未能攻克州城 , 不得已只好解围撤去 。瀛洲以外的各地除祁州一处陷落外 , 其余都抵抗住辽军的进攻 。辽军围攻瀛洲而未得手 , 宋军却在北部发起了对辽国本土的进攻 , 宋军保州张凝、北平寨田敏部奉真宗诏命 , 带兵进入辽境 , 向辽易州以南的守军发起攻势 , 借以牵制南侵之辽军 。
易州的辽国守军在宋军的猛烈打击下 , 遭受重创 , 但是南侵的辽军竟然毫不后顾 , 继续深入南下 , 并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抵达澶州城下 。辽军在军事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 , 又数次遣使“乞许通和” , 可见辽军的一意南进 , 其目的依然是以打促谈 , 为谈判桌上赢得更多筹码 。宋真宗对于辽国和谈姿态 , 一方面做出积极回应 , 安排合适规格的官员负责谈判; 另一方面也积极备战 , 作好与之决战的准备 。
十一月二十日 , 在主战派官员的促成下 , 真宗从汴京动身北上 , 二十六日渡过黄河 , 到达与辽军对垒的澶州北城 。宋真宗做出亲征之举是极有勇气的行为 , 当时辽军虽在瀛洲城下遭到较大损失 , 但是“其众犹二十万 。”宋军方面 , 王超率领的河北三路大军驻防定州 , 奉诏后迟迟未到澶州 。澶州的守军加上真宗可能从京师抽调的随驾部队 , 其总数充其量不过数万人 。
澶州距离汴京不过250里 , 倘若澶州失守 , 或者辽军铁骑趁黄河冰冻分兵越过澶州 , 一日即可抵达汴京城下 。情势危急 , 宋廷文臣中确实弥漫着一股悲观主义情绪 , 甚至有迁都之议 。处在危局之中的宋真宗难免受到影响 , 但最终还是做出了亲征决策 , 这不能不说是极有勇气的!
澶州夹黄河分南北二城 , 在宋真宗到达澶州北城前二日的十一月二十四日 , 辽军先锋大将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视察军情的时候“中伏弩死” , 这一意外事件无疑是对宋朝的利好 。宋真宗抵达澶州 , 对于守军而言 , 无疑是极大的地鼓舞了士气 , 守城诸军“气势百倍” , 击退来犯的辽军骑兵 。
无论是气势汹汹的南侵辽军 , 还是拼死抵抗的大宋军队 , 其真正目的都不是决战 , 而是想以战场上的优势 , 签订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和平协议 , 以战求和 。双方一方面在澶州对峙 , 另一方面在进行紧张的谈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辽国方面一意想要索得关南土地 , 而这一关乎宋朝国防安全的区域 , 是不可能被赵宋割舍的 。所以 , 在和谈之初 , 宋真宗就定下了和谈基本原则:
若屈己安民 , 特遣使命 , 遗之货财 , 斯可也 。所虑者 , 关南之地曾属彼方 , 以是为辞 , 则必须绝议 , 朕当治兵誓众 , 躬行讨击耳 。
和议开始后 , 宋、辽使臣往返交涉 , 辽致宋国书之唯一条件 , 都集中在关南之地领土的归属上 。由于宋朝在领土上毫不退让的坚决态度 , 宰相寇准又定下了每年给予辽国金帛“毋得过三十万”的底限 , 所以 , 最后宋、辽终于达成以下和议 。
推荐阅读
- 【】辛弃疾的这首词,充满了无奈与悲凉,在词坛上的位置极高
- 「」“一叶而知秋”宋画是如何反映宋朝百姓的服饰以及思想变化的?
- 「」宋朝官吏特权:随着科举走向制度道路,走出了理想智慧的风范
- 『清平乐』《清平乐》的幕后,宋朝人到底有多欢乐?
- []宋朝钱币,治平元宝出自哪个皇帝时期,你知道吗
- 「」她本是一名宫女,为皇帝生下一皇子,使宋朝延续了一百多年
- ■积贫积弱的宋朝,实际国力却让人大吃一惊
- 「凉州」只有智慧上升到一定的层面时,时空对人的桎梏才会消失
- 「刘松年」宋朝人的生活,如此精致有趣
- 【清平乐】《清平乐》:回不去的宋朝,忍把浮生换了浅斟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