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知名作家綦江行】宋尾:我没有想象过东溪( 三 )


第二层 , 是神秘的古夜郎文化 。 东溪 , 曾是夜郎国的范畴 。 这一页历史 , 不应被忽略或省略 。 綦江县城的僚人博物馆 , 我觉得如放在此地 , 则是更应景的 。 这两层文化 , 就是东溪最为清晰的基因——它定义了东溪 。 看起来 , 这些文化确然消逝了 , 但事实上 , 它们已如水银泻地 , 贯穿于当地环境之中 , 后来人的血液之中 , 口音之中 , 行为习惯之中 。
她的第三层 , 就是漫长的盐马古道文化 。 东溪古道已有上千年历史 , “共有青石板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 。 古人惯于意指 。 重要的是 , 你还能“路过”它们;或者说 , 你在哪还能见到这么多齐整的青石板?
东溪还是一个移民聚居的地方 , 太平桥为明代移民所建 , 清代移民则建有孝感桥、万天宫、南华宫、麻乡约民信局等古迹 , 积淀厚重而丰富 。 这第四层 , 自然是移民文化 。
而上述这一切 , 包括东溪的抗战元素 , 事实上都得益于东溪的太平渡口——因为它 , 历史在此交汇 , 而它自身也是一部完整的水运码头文化之书 。
我想 , 应当还有一层 。 东溪的底色——山水峡谷文化 。 因这独特又密切交融的的山水峡谷 , 此地也自然形成了西南地区面积最大的黄葛树群 , 大大小小黄葛树五千多棵 。 各种奇形异态的黄葛树 , 令人叹为观止——犹如一座天然的黄葛树博物馆 。
但 , 总而言之 , 东溪古镇 , 她更符合我心目中定义的 , 依旧是——一座富于奇观的生活博物馆 。
正如有些酒须放得够久才醇 , 东溪 , 就是这样一坛老酒 。 不刺激 , 不上头 , 初入口平淡无奇 , 越往后就越是松弛舒缓般微醺 , 恰到好处 。 走到这 , 你不会特别惊艳 , 但会感到亲切 , 感到宁静——就像回到自家的老屋 , 或是“爷爷奶奶的家” 。 一如只能发生在梦中而不是现实的那种幻梦 。 也许 , 这就是东溪之于这个旅游时代的意义 。
来之前 , 我没有想象过东溪 , 但东溪还是出乎了我的想象 。
【作家简介】
宋尾 , 湖北人 , 诗人、小说家 。 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 , 获首届重庆市文宣系统“巴渝新秀”青年人才 。 早期以诗歌写作为主 , 近年专心创作小说 , 在《人民文学》《收获》《青年文学》《红岩》《福建文学》《芙蓉》《山花》《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 。 著有诗集《给过去的信》、小说集《到世界里去》、长篇小说《完美的七天》 。 中短篇小说集《奇妙故事集》 。
活动主办单位:重庆南州旅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陈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