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保胆切胆之辩,由来已久,切胆背后的医学逻辑是什么?

保胆切胆之辩 , 由来已久 , 一直是“公说公有理 , 婆说婆有理” 。
那么 , 究竟如何来看待这一问题呢?作者认为 , 谈论或评判任何一件事 , 首先要设定一个能为大家认可的标准 , 或者在当时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 。
对胆囊结石而言 , 什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呢?安全显然是基本条件 , 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 , 治疗才具有实际意义;其次是效果可靠长久 , 这是临床治疗的直接目标;三是符合人体生理 , 这样的治疗才具有永久的效果;四是无创伤或微创伤 , 达到人性化治疗的目的 。
胆囊:保胆切胆之辩,由来已久,切胆背后的医学逻辑是什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切胆背后的医学逻辑是什么?
【胆囊:保胆切胆之辩,由来已久,切胆背后的医学逻辑是什么?】切胆逻辑产生的历史根源要追溯到前Langenbuch 时代 。由于诊断技术的落后 , 胆囊结石只有到了引起并发症的时候才能被发现 , 而且往往是致命的 , 死亡率非常高 。没有高效的抗菌药物 , 也没有处理继发性内环境紊乱的技术和条件 , 切除病变的胆囊显然是唯一可能有效挽救病人生命的手段 。德国的langenbuch医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明了在外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胆囊切除术 。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死亡仍时有发生 , 但与以往的坐以待毙相比 , 显然是巨大的进步 , 后来由于整体医学的不断进步 , 这一手术也不断完善 , 效果也不断提高 , 自然而然的成了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此时的治疗胆囊结石的逻辑很简单:因为胆囊产生了结石 , 结石反过来破坏胆囊并危及生命 , 切除是唯一选择 。
后来 , 随着科技进步 , 新的诊疗手段 , 特别是B型超声仪器的出现 , 使得医生在病人出现胆囊结石临床症状之时或之前就能查出结石 。这种检测方法因具有准确、快速、无损伤、操作简单和多次重复得等优点 , 为胆囊结石病流行病学及自然演变过程的分析提供的可能 。长达1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 , 胆囊结石病人中 , 只有20%发生症状 , 80%可以终身无症状[1] 。因此有人提出了无症状结石不需要治疗的观点 , 并为极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但是 , 对于有症状结石 , 因为没有行之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 仍然主张胆囊切除 。此时的逻辑是:切除胆囊不仅仅是因为胆囊内有结石 , 而是因为胆囊是产生结石的“土壤” 。这就是著名学者张宝善教授指出的“温床学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