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代十二朝TB]雍正王朝:“八爷党”内斗,才是“九王夺嫡”最精彩的权谋争斗( 二 )


总之一句话 , 皇八子胤禩既想让皇十四子胤禵执行这项计划 , 还不想承担任何负面后果 。 成功了 , 他坐享其成;失败了 , 他并无影响 。
从表面上看 , 皇十四子胤禵此举的目的在于扳倒太子 , 将皇八子胤禩推上去 , 赤胆忠诚、不容置疑 。 可我们如果联系上当时的背景 , 恐怕就会得到另一种结果 。
当时的太子胤礽 , 即使没有武装政变的巨大过错 , 也差不多该到了被废黜的时间;皇十四子胤禵还需要制造一场武装政变来扳倒太子吗?
当时的皇八子胤禩 , 刚被晋封郡王爵位 , 圣眷正隆、夺嫡势头正盛 , 乃系最为靠近皇储位置的人选;皇十四子胤禵还需要用此手段将其推上去吗?

[正说清代十二朝TB]雍正王朝:“八爷党”内斗,才是“九王夺嫡”最精彩的权谋争斗
本文插图

那么 , 皇十四子胤禵到底为何冒如此大的风险来仿造太子手谕呢?
目的只有一个 , 那就是扳倒太子的同时 , 将最靠近皇储位置的皇八子胤禩扳倒 。 也就是说 , 此时的皇十四子胤禵已非“支持派”而是“夺嫡派” , 他已然生出夺嫡之心 , 开始向皇储位置进攻了 。
但想成为新任太子 , 皇十四子胤禵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太子胤礽被废 , 皇八子胤禩同时失去圣宠;
2、严格隐藏自己对皇八子胤禩的陷害 , 以保证昔日强大的“八爷党”转而支持自己
3、让康熙皇帝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仿造太子手谕 , 刻意制造一场可控范围内的武装政变 , 就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1、不管真相如何 , 只要太子的死党凌普带兵包围八大山庄 , 太子胤礽就会被立即被废;对于康熙皇帝而言 , 这是一个寻找许久而久未寻得的废黜理由 。
2、只要对胤礽稍加审讯 , 调兵手谕就会露出马脚 , 太子被废以后的最大受益者、最直接的受益者——皇八子胤禩就会自然而然的被怀疑 , 失去圣宠只是时间问题 。 即使 , 康熙皇帝能够明确手谕出自皇十四子胤禵之手 , 和其平日交往甚深的皇八子胤禩也绝对逃不了干系 , 甚至会被怀疑成背后主使 。
3、皇十四子胤禵如果真想用此办法支持皇八子胤禩 , 私自将仿造的调兵手谕发出去即可 , 可为何还要在事前求得皇八子胤禩的同意?想将胤禩拉下水是一方面 , 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严密掩盖自己对皇八子胤禩的陷害 , 以求皇八子胤禩倒台后 , 能得到实力强大之“八爷党”的转向支持 。
4、所谓“知子莫如父” , 哪位皇子精于仿照笔迹 , 康熙皇帝会不知道?明确了太子手谕乃系仿造所成后 , 康熙皇帝几乎能立马做出判断 , 这场武装政变的幕后主谋就是皇十四子胤禵 。 可既然明确了胤禵的巨大罪过 , 康熙皇帝为何还将兵部交给他监管呢?
带兵出身的皇十四子胤禵对于康熙皇帝身边的军队配置、战斗力等级自然非常清楚 , 所以他才调来了仅仅两千兵马 , 让这场武装政变既能让康熙皇帝引起足够重视 , 还能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
也就是说 , 这场武装政变让康熙皇帝看到了军队调动制度中的巨大隐患 , 看到了带兵出身的皇十四子胤禵对军事制度的敏锐判断和先知先觉 , 也就是看到了皇十四子胤禵身上的巨大闪光点 。
在此番对决中 , 看似“旱涝保收”的皇八子胤禩 , 实际败在了皇十四子胤禵的大谋划中 。

[正说清代十二朝TB]雍正王朝:“八爷党”内斗,才是“九王夺嫡”最精彩的权谋争斗
本文插图

“议举新太子” , 皇八子胤禩落败 , 皇十四子胤禵为何为其打抱不平
“议举新太子”中 , 康熙皇帝借助上书房大臣佟国维的力量 , 斩断了皇八子胤禩对皇位的觊觎之心 。 事后 , 皇十四子胤禵和皇十三子胤祥在乾清门大打出手 , 又是一出公然为皇八子胤禩鸣不平的“忠荩”大戏 。
可等到康熙皇帝下令将两位阿哥拉开 , 康熙皇帝尚未来到跟前的时候 , 皇十四子胤禵却给出了这样的打架理由说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