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帅哲师』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与文艺复兴( 三 )



施耐庵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 楚之骚 , 汉之赋 , 六朝之骈语 , 唐之诗 , 宋之词 , 元之曲 ,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而在明中叶之后 , 中国文学的主流 , 则非小说莫属 。 从晚明李贽的“天下至文” , 到晚清梁启超的“小说乃文学之最上乘” , 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 胡适、陈独秀和鲁迅等启蒙主义者将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等人所创作的白话小说作为文学正宗和未来发展方向 , 小说实际上是作为中国近代个性解放和思想启蒙文化的最重要载体而出现的 。
明朝晚期以私学盛行的阳明心学 , 逐渐发展出适应市民文化心态的反传统、反复古 , 具有个性解放特征的文艺思潮 。 “童心说”、“性灵说”、“至情说” , 对于散文、诗歌、小说、杂剧、散曲的创作 ,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如果说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解构主要是在哲学领域 , 那么李贽的“异端”思想 。 其颠覆性却更明显的体现在文艺方面 。 《童心说》提出了一种新的文艺理论观 , 以“童心”为标准 , 将中国文学中一直被称为“丛残小语”(桓谭《新论》)、“街谈巷语”(班固《汉书?文艺志》)的小说和戏曲 , 提高到“天下至文”的高度 。
新文化运动时期 , 作为“文学革命”主将之一的郑振铎先生 , 将明代嘉靖元年到民初的文学称为“近代文学时代” 。 周作人也曾经在《中国近代文学史话》中指出:“明末和现今两次文学运动的趋向是完全相同的 。 ”由此可见 , 新文化运动之所以会以“文学革命”的作为其开端 , 乃是因为中国近代的反封建礼教思潮 , 从晚明开始就是以文学革新的形式出现的 。
【『儒帅哲师』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与文艺复兴】明清通俗小说和戏曲的繁荣 , 几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相媲美 。 对个性解放思想在市民文化中的传播 , 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