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艺林@当了27年教员的侯艺林,做了27年不停转的“陀螺”( 二 )


2007年初 , 学院组建军事思想教研室 , 侯艺林脱颖而出 , 成功竞聘为教研室主任 , 受命完成武警史学科建设 。“这个新建学科涉及面广、综合性高 , 侯艺林能不能白手起家挑大梁?”面对诸多质疑 , 侯艺林找到学院领导立下军令状:一定把这门武警部队一级学科建成该有的样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侯艺林这只“陀螺”转得更快 。经过数日连续攻关 , 她初步完成学科建设规划 , 定下清晰目标 。然而 , 严峻现实依旧摆在她的面前:少教材、无课程、缺教员 , 本身教学任务又很重 , “光杆司令”怎么当?
起步虽遇拦阻 , 可挡不住侯艺林爬坡时的那股“狠劲儿” 。她将攻克的第一个难关定在教材上 。当时 , 从体例框架到材料支撑等几乎都是空白 。为此 , 她先后查阅了军地20余家图书馆、档案馆资料 , 走遍了全国大半数的军史场馆 , 购买的书籍堆满了书柜 。
历史记录贵在真实 , 容不得半点模糊 。为了弄清一个问题 , 侯艺林常常不辞辛劳 。记得那年 , 侯艺林利用暑假前往“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实地查证史料 。在中队第34任指导员叶陈云的帮助下 , 联系上历任10多位主官 , 提前定好了拜访行程 。
南方夏季多雨潮湿 , 加之多日连续奔波 , 侯艺林临行前突然发起了高烧 。“要不先休息一天?”叶陈云心疼地问 。“定好的事不能轻易更改!”侯艺林不顾劝阻冒雨登车 。那次 , 她累计行程1500多公里 , 力求还原每一个历史细节 。
积沙成塔 , 集腋成裘 。侯艺林用脚步丈量历史 , 用心血浇灌图文 , 足足25万字的武警史教材详细记录了武警部队发展沿革 , 填补了一项重要的学术空白 , 被全国、全军各图书馆争相收藏 。
“翱翔历史的天空 , 更懂得使命不可辜负 。要明确去哪里 , 要先搞清从哪来 。”工作实践的不断积累 , 让侯艺林愈发认识到历史对部队官兵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不可或缺 , 更督促她忙着担起肩上责任 。
近几年 , 部队各级都在完善军史场馆体系建设 , 侯艺林成了很多单位的编外顾问 。在儿子的印象里 , 母亲是“7×24”全天候待命 。一个周末 , 本来全家约好出行游玩 , 临出门前电话响起:一名毕业学员发出求助 , 想让侯艺林为其单位建设史馆给些意见 。
红四军军部特务连、国家政治保卫大队、中央警备团……侯艺林将这支部队的90年历史捋得清清楚楚 , 还提出了一些方案设想 。电话两边聊得热火朝天 , 儿子在一旁急得直跺脚 。看儿子在一旁实在等不下去了 , 侯艺林边打电话边对他说:“我今天就不陪你们了 , 你们注意安全 , 玩得愉快!”
一家人相视苦笑 , 却早已习惯 。
“忙起来”才能让团队“强起来”——
“学问不能断了传承 , 必须用于强军实践”
侯艺林也是“低头族” , 经常把一些帖文转发到“军事思想家”微信群里 。群里都是教研室成员 , 之所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 她希望大家朝着成为“军事思想家”努力 , 更希望把教研室建设成真正的家 , 大家相亲相爱、和睦共赢 。
老教员李文庆是军事谋略学专家 , 当了大半辈子教学科研“大拿” 。临近退休 , 想来侯艺林的教研室图个清静 。
来十分欢迎 , 闲绝不可能 。“学问不能断了传承 , 必须用于强军实践 。”侯艺林“逼”着李文庆一道下部队调研 , 办公室、饭堂、通勤路上 , 每一处都有他们讨论、争辩的身影 , 不断构思、完善专著的火花 。
那年夏天 , 李文庆生了一场重病 。休养期间 , 侯艺林接下了他所有的工作 。连续2个多月 , 等到李文庆出院回来 , 《武警谋略学》已进入编印出版阶段 。看到作者只有自己 , 李文庆着了急:“你要我咋还这份情?”
“多讲几堂课 , 再带一个人 , 给我分点担子 。”侯艺林的回答实实在在 。
王培通是南开大学哲学博士 , 上过讲台教过课 , 在政治机关工作多年 , 一到教研室 , 就被侯艺林在心里定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这个徒弟你得给我带出来!”她在办公室组织了一个简单的拜师礼 , 给李文庆布置了任务 。


推荐阅读